-
案头与场上:以汤显祖传奇落场集唐诗见明清曲家戏剧观
-
作者:刘叙武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落场诗 集唐 案头 场上 汤显祖 王骥德 臧懋循 冯梦龙
-
描述:集唐诗.从晚明清初传奇创作实践来看,剧作家已经找到“案头场上,两擅其美”的办法.
-
《南柯记》集唐诗的整理与注析:兼对《〈南柯记〉评注》相关注
-
作者:李小兰 黄建荣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南柯记》集唐诗的整理与注析:兼对《〈南柯记〉评注》相关注
-
穿越,大都市里的纯正古韵
-
作者:密斯赵 来源:今日上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都市 古韵 《笑傲江湖》 “古” 牡丹亭 杜丽娘
-
描述:穿越剧看多了,人心便开始“古”起来。事实上,在摩登大都市中,只要你有心,便能发现传承至今的纯正古韵。这厢是焚香洗手,琴音袅袅,大侠正在弹奏《笑傲江湖》;那厢里眼波流转,水袖飘飘,杜丽娘正在牡丹亭中
-
《诗经·国风》中“婚恋诗”之周礼意蕴研究
-
作者:于莲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经》 婚恋诗 周礼意蕴
-
描述:风》婚恋诗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诗歌22篇,在梳理古今注疏解说的基础上,进行考辨分析,去伪存真,以求得准确考察诗篇的宗旨,并结合周代礼教的基本精神,来推断《诗经》的编选者编选这些诗歌所蕴含的礼教意识
-
沈凤锵与李炳光的诗画之交
-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李炳光《桐轩品陶图》
沈凤锵《乞李漱梅、叔諴两君写桐轩品陶图》诗(局部)
谢咏康
温州博物馆藏有许多瑞安明清及民国时期书画家的作品,其中有一幅李炳光的中国画《桐轩品陶图》,描绘其友人沈凤锵收藏
-
“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诗源考
-
作者:孙海桥 来源: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伯宗 胡季犛 衣冠唐制度 礼乐汉君臣
-
描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影响了东亚地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一诗,便体现了附近国家夸耀本国所拥有汉文化的夸耀之情。但是关于此诗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有日人滕木吉说,越南人胡季犛说,明人吴伯宗说,明初
-
揭侯斯题画诗的真幻之境与诗学意义
-
作者:陈博涵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学意义 题画诗 奎章阁 创作倾向 馆阁 翰林 虞集 画境
-
描述:会接触到大量的文人字画。奎章阁的设立虽存在种种缺陷,但却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艺文人才,揭侯斯就是其中的一位。①揭侯斯文集中的大量题画诗,当与他在馆阁中的职务有关,其诗寄意深刻,融情实于其图像之中,表现出
-
读《徐春芳诗文选》感咏
-
作者:陈亚萍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描述:誉满骚坛负盛名,奇篇荟萃自然成。珠飞玉溅诗情畅,凤起蛟腾翰墨馨。
-
《牡丹亭》副词研究
-
作者:王盼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副词 语法功能特征 语义含义
-
描述:度较高,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语言使用情况。所以,对《牡丹亭》中的副词进行研究有较大的空间和价值。本文主要采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比较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定性描写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陈述与解释相结合
-
《牡丹亭》介词研究
-
作者:李惠群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介词 分布 句法 语用
-
描述:相结合,对《牡丹亭》中的介词一一作具体、系统的分析,同时将介词的语义、句法、语用功能也作了一定的研究。本文共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概况、研究方法、语料说明等。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