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应是长行正道“冯延已”——也与朱风华商榷
作者:严湘  来源:语文园地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应是长行正道“冯延已”——也与朱风华商榷
思想与行为不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起点范畴:与徐商榷
作者:李兴建 贾文慧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  起点范畴  思想  行为 
描述:比较而言,利益,而不是思想与行为,更适合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起点范畴。
寻梦“牡丹亭
作者:邓若楠 刘冰  来源:投资有道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艺术特性  艺术特性  绝对值  绝对值 
描述:昆曲永远都是小众艺术,它不是娱乐层面上的,也不属于大众,它的艺术特性决定了它只属于小众,但是这个小众的绝对值却可以很大。
阳燧非透鏡——与王燮山、楊寬二位教授商榷
作者:洪震寰  来源:物理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凹面镜  取火  金属的  自然科学  透镜  琉璃  科学史  成书年代  金属物  周礼 
描述:前言今年一月号的物理通报刊載了王燮山教授的“略論‘論衡’中有关物理学知識与記載”一文。拜讀之后,感到十分欣慰。“論衡”中所包涵的极为丰富的自然科学記載,经过王先生全面而系統的整理与論述,已能初步为人們所认识,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
作者:高晴宇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比较 
描述:16世纪末,中西方文学史上诞生了《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爱情名著。它们在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伦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文化特征。但又同中有异,各具特色。
三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首倡:与赵楚芸、徐应麟二同志商榷
作者:陶用舒  来源:益阳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产阶级领导权  民主革命思想  瞿秋白  首倡者  蔡和森  资产阶级  邓中夏  三论  国民革命  高君宇 
描述:一篇文章(包括党的文件)专门、全面地论述过这一问题。因此,研究无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权问题,不能把着眼点放在谁是首倡者上。上述观点,得到了不少学者的重视。最近,《毛泽东思想论坛》发表了赵楚芸、徐应麟二同志的《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思想的首倡者不是瞿秋白,而是邓中夏》一又(以下简称赵文),阅读之后,颇受教益。但也有些不同看法,特写出来参加讨论,并就教于赵徐二同志。 谁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首倡者呢?邓中夏、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高君宇等人,都曾被说成是首倡者。但是,这种把着眼点放在究竟谁是首倡者上面的讨论,由于个人所定的标准不一,很难有一致公认的结论。为此,我认为有必要对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思想的提出和形成过程,首先作一
陈容画龙今存作品及其生平的探讨——与铃木敬先生等商榷
作者:林树中  来源:艺苑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品  水墨画  省博物馆  艺术博物馆  兴隆洼文化  内蒙古敖汉旗  比较研究  意识形态  朱思本  中国绘画史 
描述:陈容画龙今存作品及其生平的探讨——与铃木敬先生等商榷
论李渔的为人、剧作和戏剧观——与沈尧、刘克澄等同志商榷
作者:詹慕陶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戏剧观  闲情偶寄  戏剧艺术  清王朝  统治者  汤显祖  民族意识  世界观  道学 
描述:好,并用来侑酒佐客。他是很不讲求读书人的气节的”。对于李渔的剧作,论者虽不否认其前期作品“在具体描写中,尚不无可取的片断”,但总的认为“他在‘十种曲’的创作中,经历了一条从美化士大夫的风流韵事,到宣传封建道学,再到力图把风流与道学结合起来的创作道路;也就是走了一条从‘帮闲’到‘帮忙’结合起来的道路”。对于李渔的戏曲理论,这些同志虽也肯定了他在某些技巧问题的论述上具有一定的贡献,但认为这些“都还是第二位的问题。第一位的问题应该是剧作家对
也谈“易位句”的语音停顿-与陆俭明、孟琮先生商榷
作者:王铎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位句  语音停顿  前置部分  后移  汉语口语  句法  谓语动词  刘绍棠  语气助词  主语 
描述:生认为:“易位句的前置部分与后移部分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语音停顿。前移部分与后移部分有音强音弱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加之后移部分比一般要说得快些,这就构成了易位的前后部分之间语音上的明显界限”。孟琮先生
李梦阳《秋望》“汉宫”考及其它——与裴效维同志商榷
作者:曾良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梦阳  野马  灵武  朔方  周亮工  《书影》  云霄  《文选》注  诗必盛唐  灵州 
描述:卷.其中收诗二千二百多首.但被后七子领袖王世贞(1528—1590)评为“雄浑流丽”的七言律诗《秋望》,却不被诗人自己选入集中.①据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空同集》六十六卷载纪昀等在乾隆四十三年三月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