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403)
期刊文章(895)
图书(50)
学位论文(23)
会议论文(6)
图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96)
地方文献 (43)
地方风物 (28)
宗教集要 (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296)
2012(94)
2011(106)
2010(108)
2007(58)
2005(50)
2003(27)
1986(16)
1985(12)
1982(8)
按来源分组
法音(3)
韶关日报(2)
中医文献杂志(2)
岁月(燕赵诗刊)(1)
西部大开发(1)
广州研究(1)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
现代中医药(1)
西部中医药(1)
新中医杂志(1)
“一字师”
作者:暂无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梅兰芳  郭沫若  王安石  《长征》  李泰伯  范仲淹  浪拍  金沙  东北大学 
描述:改水拍,这是一位相识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这位相识的朋友就是罗元贞。毛泽东还称罗是他的“一字之师”。
句曲
作者:憨斋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古代诗人  梦溪笔谈  文天祥  李商隐  小令  套曲  成句  作品  语意 
描述:句,是古代诗人的一种特殊的作诗方式,即选用前人成句以为诗。据说创始者为晋人傅咸。宋代名人王安石、文天祥均精于此道。《梦溪笔谈》说王安石“始为句诗,多者至百韵,皆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
句诗的发展及其特点
作者:张明华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句诗  石延年  王安石  句诗人  如出一手 
描述:越来越大;“以文为戏”的特点再次被强化;甚至成了小说和戏曲的组成部分。
《曾巩》辑佚
作者:涂木水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元丰类稿》  中华书局  佚文  佚词  佚诗  出版发行 
描述:陈杏珍、晁继周同志点校的《曾巩》,一九八四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了,这是曾巩研究中的一件大事。在《曾巩》中,点校者除辑录了各种版本的《元丰类稿》中的全部诗文外,还精心地辑录了曾巩散失的诗文多篇
部份论文题
作者:暂无 来源:贵州林业科技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竹类资源  林业局  贵州省  赤水  论文题  农学院  楠竹  吴炳  三穗县  竹子 
描述: ~~
应是“麇
作者:张志达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家  圆明园  采风 
描述:《上海采风》2006年第1期第15页有这样一句话:“现在的未庄和早一些时候的圆明园艺术村,在那里糜的独立艺术家……”其中的“糜”,显然是“麇”之误。
的史学
作者:周少川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学思想  史学家  欧阳玄  经世  元朝  史料价值  多民族国家  德治  程朱理学 
描述:园学古录序》)。他的《道园学古录》和《道园类稿》中有大批传记、碑铭和序跋,史料价值极为丰富。历来评论虞,多重其文学,而忽略了他在史学上的成就。这里拟对虞的史学思想和史学实践作一考察。一虞的史学
句为联
作者:钟叔河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梁启超  王安石  宋词  上联  创作  诗词  原作  李白  王勃  江西 
描述:最近见到一副梁启超的句联:"一晌销凝,帘外晓莺残月;无限清丽,雨余芳草斜阳。"上联旁注:"高竹屋《庆宫春》、温飞卿《更漏子》,"下联旁注:"周清真《花犯》、秦少游《画堂春》";上联的两句和下联
《牡丹亭》“唐诗”探析
作者:王育红 吕斌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唐诗  唐诗      唐诗  唐诗 
描述:《牡丹亭》以“唐诗”形式出现的上、下场诗及剧中诗共70首280句,通过在《全唐诗》中对这些诗句进行检索,比勘《吴吴山三妇评本牡丹亭还魂记》所注诗主的失误等问题,可分析汤显祖多集中晚唐诗的原因
张大千的句联
作者:易群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紫丁香  黄山谷  李瑞清  辛稼轩  富有哲理  娄底市  胆瓶  拳石  对联 
描述:张大千的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