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16)
报纸(85)
学位论文(52)
会议论文(24)
图书(2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69)
才乡教育 (16)
地方文献 (13)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59)
2010(55)
2007(46)
2001(24)
1999(59)
1998(73)
1993(24)
1992(24)
1985(13)
1980(7)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70)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6)
湖北档案(3)
中华书局(2)
皖西学院学报(2)
中华魂(2)
理论月刊(2)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
荆门大学学报(1)
社会科学研究资料(1)
再探宋瓷中的“理”
作者:解荣昌  来源:艺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理学  宋瓷  宋代文化  陶瓷艺术  审美观  造型  文人画  陆九渊  思想体系  装饰 
描述:一、理学的兴起宋代哲学的主流,是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又可称为道学。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性命之学,故称为理学,是融合佛、儒、道三教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宋代儒学把自然规律主体化、伦理道德本体化,构建了以自然、社会、人生为一体,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
引领学生渐人“问”境
作者:张静波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小学各科教与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问”  引领  “问题意识”  南宋理学  著名教育家  陆九渊  陶行知 
描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疑”让教学更高效
作者:朱则瑞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学生  质疑  阅读期待  小学语文  高效  陆九渊  利用课  引发  课题 
描述: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发学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效能
作者:赵正大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提问  语文课堂  学生发展  著名学者  陆九渊  陶行知  挑战性  布鲁纳 
描述:一.明确课堂提问的能力层级 通常阅读能力分为五个层级:认读能力、解读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欣赏评价能力。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关于“基础”的作文指导
作者:韩磊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基础  人生  立意  自拟题目  自主确定  作文指导  基本的  积累  理想 
描述:作文题目:宋朝诗人陆九渊诗云:"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请根据诗句所体现的哲理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古籍提要二则:《象山集》与《春秋繁露义证》
作者:唐莹 史达宁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论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陆九渊  中华传统文化  秋繁  元刻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陆象山  古籍  著录  书目提要 
描述: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
伊儒语境下的身、性、心、命内涵试探
作者:马廷义  来源:伊斯兰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伊斯兰教  穆斯林  气质之性  真主  陆九渊  语境  董仲舒  王阳明  中国儒家  灵魂 
描述:人类,是物质和精神合而为一的产物,身、性、心、命则是对人的自身人性与精神、人与宇宙、人与天地万物,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命题。伊斯兰教和中国儒家都对此进行了深刻研究,并在各自不同的语境下,赋予了各自的文化内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作者:孟华  来源:中国文房四宝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  解放学生  质疑  小学数学教学  百分数  数学问题  陶行知  陆九渊  著名教育家 
描述: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学者陆九渊说:"为学忌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大进,大疑则大进。"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笨者问得笨
书香古韵里的金溪县古村落群
作者:丘勤  来源:世界建筑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村落  书铺街  金溪  古建筑  王安石  雕版印刷  明代  陆九渊  北宋  蒲塘 
描述:溪建县以来共出过2名状元、3名榜眼、242名进士,与程朱理学并重的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元代领修宋辽金三史的危素、明代"医林状元"龚延贤和官至礼部户部尚书的蔡国用、清代著名学者蔡上翔、周工亮生长
“疑”中求高效:语文教学中“疑”的处理例谈
作者:杨群  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朱子语类》  获取知识  高效教学  理学家  陆九渊  学生  主动性 
描述: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子语类》)陆九渊亦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就抹杀了学生对文本的好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