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80)
报纸(64)
学位论文(17)
图书(7)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10)
地方文献 (34)
红色文化 (12)
宗教集要 (11)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71)
2013(58)
2011(96)
2010(67)
2009(69)
2002(21)
1988(40)
1985(31)
1981(23)
1961(4)
按来源分组
美术观察(9)
学术月刊(5)
文学遗产(5)
诗选刊(3)
中国油画(2)
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2)
花城(1)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阅读与鉴赏(1)
江苏政协(1)
诗词语言艺术例论
作者:吴孟复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艺术  诗词  诗歌语言  杜甫  我国古代  近体诗  王安石  汉语词汇  语言风格  苏轼 
描述:何文字、语言所不能比拟的。这是对仗、韵律的基础,也是词、句、篇章千变万化的由来,而我们先民早就总结出来的赋、比、兴等手法又大大提高诗歌的表现力量。所以,
浅论宋代的“崇陶”现象
作者:吴惠娟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崇陶  苏拭  士大夫  辛弃疾  陆九渊  苏轼  五斗米  杜甫  东坡 
描述:一千五百多年来,历史投有掩没诗人陶渊明的光辉。人们的讴歌,从推祟他韵隐逸到他的诗文然后又论及他的人格精神,使陶渊明成了不朽的存在。而这在最最推崇陶渊明的宋代,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文化现象。
欧曾王苏散文比较
作者:吴小林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宋代散文  政治改革  战国策  五代史  散文创作  苏轼  王安石  文以明道  平易自然 
描述:宋代散文六大家的散文主张有相同处:主张文以明道,文道结合;强调文章联系社会现实;提倡平易自然的文风。但他们的散文主张也有相异处,这主要反映在对道的性质及道与文关系的理解有所不同。六大家的散文创作也有共同特色:内容充实、擅长议论、富有气韵、明晓流畅。但他们的散文创作又各具风貌,自成一家。
论宋代山水诗的绘画意趣
作者:陶文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诗画  山水画  宋代诗人  水墨韵味  苏轼  王安石  人生哲学  审美情趣  士大夫文人  黄庭坚 
描述:材范围、社会内涵、篇幅格局、意境格调以及诗人的创作心态和美学追求诸方面,都与前代山水诗有了明显的区别,从而给宋诗赋予了“画趣”的艺术特征。宋代山水诗对水墨韵味和荒远清冷意境的追求,更反映了受禅宗影响的宋代画风以及“神清骨冷”的时代心理与审美情趣。
苏东坡的最终流放
作者:李国文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坡  海南岛  苏轼  中国文学史  王安石变法  知识分子  文人  文学成就  雷州半岛  作家 
描述:苏东坡的最终流放李国文公元1098年的一个夏天的雨后清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再一次受到贬斥,从已经谪放多年的岭南,渡琼州海峡,往海南岛的昌化军安置。在宋代,海南岛不像现在这样风光,而是朝廷发配刑徒的边鄙之地。把这位文豪流放到荒芜不毛,人烟稀少,...
《苏沈良方》考
作者:陈玉琢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沈良方  苏轼  沈括  资治通鉴  王安石变法  政治观点  聚珍版  成书年代  晃公武  合著 
描述: 一、作者考笔者认为《苏沈良方》一书非苏轼和沈括两人亲手合著,至于“宋末时人所集”①之说亦不确切。何以知然? (一)从政治观点上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八十三载:“朝廷新法规画,巨细括莫不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解读
作者:张莉萍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天上人间  王安石  人生感慨  政治斗争  司马光  苏轼  板书设计  模糊感觉  喝得大醉 
描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解读
宋词宋诗短论
作者:顾之京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诗歌史  教学工作  片断  苏轼  欧阳修  柳永词  王安石  欣赏者  借景抒情 
描述: 宋词在我国诗歌史上放射着熠熠金辉,宋诗也独具它的风神情采。由于教学工作的关系,对于宋词宋诗我似乎逐渐产生了一种偏爱。在研读教材、准备讲授的过程中,对宋词宋诗中的某些篇章时或有一些个人的认识和见解。这些见解点点滴滴、零星片断,又难免浅薄片面,但毕竟
“临汝”到底在哪里?
作者:范丙烈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临川  石钟山  语文教材  语文学习  江西省  湖口  王安石  河南  汝州 
描述:社中语室的同志根据同年《语文学习》第四期《“临汝”在哪里》一文而作的校勘。我认为前者是正确的。
北宋词坛的“柳永热”
作者:施议对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词  李清照  柳词  苏轼  北宋  周邦彦  歌词创作  王安石  秦观  新声 
描述:”③,目的就在于抵制乐坛“新声”,主要是郑卫之声。即使如此,在他为数不多的歌词作品中,仍留下了明显的柳词痕迹。例如他的《雨霖铃》“孜孜矻矻”。这首词模拟柳永而又大大不及柳永。《雨霖铃》是个“颇极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