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09)
报纸(77)
学位论文(36)
会议论文(20)
图书(2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59)
地方文献 (77)
宗教集要 (18)
才乡教育 (3)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4(71)
2013(45)
2011(52)
2006(37)
2004(21)
1997(37)
1993(16)
1991(19)
1987(22)
1941(1)
按来源分组
文献(3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7)
书目季刊(3)
词学(3)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散文百家(1)
张家口晚报(1)
淮北日报(1)
清华学报(1)
科海故事博览(1)
四夷乐官与夷夏之辨——《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夷”乐官  夷夏之辨  中国  文化 
描述:周代宫廷设立四夷乐官与夷夏观念有关。夷夏本非族称,其称谓源于古老的贡纳制度。夷夏之辨只是以斗极崇拜为根据的传统中国观念或天下观念的反映,它喻示了礼乐因袭的传统及中国文化多元熔铸的基本模式。
从《周礼·工记》沟洫关系看我国古代农田水利系统
作者:李亚明  来源: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工记  水利工程  农业工程学:沟洫系统:结构关联  立体网络 
描述:工记》沟洫系统具有层次性、关联性、有序性3大特征,其间具有纵向、横向和上下的结构关联,由此形成立体网络,进而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胡应麟的小说辨伪得失论:兼论胡应麟辨伪方法的得失
作者:许彰明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小说  辨伪 
描述:的不科学性,又导致他在小说辨伪的过程中存在主观臆断性、随意性,甚至对同一本书前后相互抵牾等种种不足。
苏轼与曾巩兄弟交往关系述一立足于进士同年关系的考察
作者:祁琛云  来源:井冈山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曾巩兄弟  同年关系 
描述:治立场的羁绊相交成友,他们的同年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周“礼制”与《工记·匠人营国》对早期都城形态的影响
作者:焦泽阳  来源:城市规划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制  周礼·工记·匠人营国  宗庙  宫殿  都城形态 
描述:。只是由于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形态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才未出现如后世北京那样经典的,符合礼制都城形态的案例。
《九家集注杜诗》中宋代宋祁、王安石、黄庭坚三家注杜
作者:赵曼 陈景阳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祁  王安石  黄庭坚  《九家集注杜诗》 
描述:探究该书对宋、王、黄注的收列情况,并结合《杜诗详注》、《杜集书录》等相关注杜之作浅析这三家之注的其他收列和流传情况。
王应麟《玉海》与《汉艺文志考证》关系
作者:杨毅  来源:图书情报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玉海》  《汉艺文志考证》 
描述:二书编撰体例、主旨不同,在相似、相同之处仍可明显见出二者的差异,这些差异也正是二书的特色所在。
晚明的薦賢、徵聘與士人的出處慮:以鄧元錫爲例
作者:劉勇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鄧元錫  許孚遠  科舉  薦舉  出處  晚明 
描述:的選拔和任用分離開來,把薦舉賢能之士和個人出仕僅僅定位在榮譽性、象徵性的層面。
读《宋史·张方平傅》:北宋中期士人交际论(一)
作者:王智勇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张方平  北宋中期  文化研究  宋史  士人  范仲淹  政治主张  王二  宋代 
描述:《宋史·张方平传》云:(张方平)守宋都日,富弼自亳移汝,过见之曰:"人固难知也。"方平曰:"谓王安石乎,亦豈难知者!"方平倾知皇祐贡举,或稱其文学,辟以考校。即入院,凡院中之事,皆欲纷更。方平恶其人,檄使出,自是未嘗与语也!弼有愧色,蓋弼素亦善安石云。
我国最早的喉科医生:旴江医家范淑清、危亦林
作者:谢强 魏小明  来源:江西中医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旴江医学  中医喉科  最早的喉科医生  范淑清  危亦林  中医学术史 
描述:三:开临床喉科及学术传承先河、开创旴江医学喉科"喉针"流派、首设喉科专卷创"喉风十八症"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