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山铀矿田矿区E级GPS控制网投影变形的探讨
作者:刘杨 周世健 朱煜峰  来源:江西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GPS  GPS  投影变形  投影变形  长度变形  长度变形  尺度强制约束  尺度强制约束 
描述:矿区GPS控制网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经过了高斯投影必定产生高斯投影变形和高程面归算变形。基于山铀矿田的GPS网建网工程实例,结合矿区施工控制网的高斯投影变形理论和矿区施工测量的特点,分析其原因及变形
模型找矿在山矿田山南矿区接替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作者:邵飞 余西垂 吴三 邹茂卿 唐相生 喻建发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模型找矿  模型找矿  接替资源勘查  接替资源勘查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斑岩型铀矿  斑岩型铀矿  山南矿区  山南矿区 
描述:各类铀成矿信息,对矿区深部及近外围隐伏矿体进行了预测,并进而建立了综合信息预测模型。实践证明,山南矿区应用模型找矿,实现了矿区接替资源的快速突破。
山矿田居隆庵矿床钍矿物特征研究
作者:孟艳宁 范洪海 孙志富 陈璋如  来源: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钍的赋存状态  钍的赋存状态  钍矿化蚀变特征  钍矿化蚀变特征  铀钍混合  铀钍混合  居隆庵矿床  居隆庵矿床 
描述:和萤石化。本文还总结了钍(铀)矿物的赋存位置。
二六一大队与中核抚州金安铀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山矿田
作者:刘云浪  来源:核地知与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矿田  山矿田  合作开发  合作开发  铀矿床  铀矿床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  协议  协议  抚州  抚州      中核集团  中核集团 
描述:11月27日,二六一大队与中核抚州金安铀业有限公司在南昌签订了“合作开发山矿田居隆庵铀矿床协议”。中核集团副总经理邱建刚、中核集团金原铀业公司总经理杜运斌、中核集团地质局副局长王成,核工业江西矿冶
江西山铀矿床蚀变分带研究现状以及解决方法探讨
作者:刘国奇 牛宝琪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铀矿田  山铀矿田  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  电子探针  电子探针 
描述:山铀矿田围岩蚀变中如何确定蚀变矿物组合和选择合适矿物进行测定蚀变年龄长期以来存在较大的难度。电子探针分析和显微镜下鉴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可以准确决定矿物的成分和组合,用Ar-Ar测年方法可以准确测定
赣中山铀矿田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及动力学机制
作者:周玉龙 高琰 曹寿孙 吉高萍  来源:世界核地质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铀矿田  山铀矿田  逆冲推覆构造  逆冲推覆构造  动力学  动力学 
描述:造系统由前缘断层、反冲断层、主滑脱带(主干构造)、推覆体和构造窗组成。推覆移动距离达3~4.5 km。推覆构造主要形成时代为晚侏罗纪,即燕山晚期。
江西山铀矿田中断裂与水相变耦合成矿:以邹家山矿床铀成矿作
作者:胡宝群 吕古贤 孙占学 李满根 史维浚 李学礼 王运 白丽红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变  相变  蚀变  蚀变  断裂  断裂  热液铀矿床  热液铀矿床     
描述:方面近期研究成果,用热液矿床水相变控矿理论,分析了邹家山铀成矿作用过程,并初步探讨了山矿田及华南铀热液成矿作用。指出在山等华东南的铀矿田中,常见先形成X节理,后在力偶作用下沿X节理的一枝发生一组
基于多元统计的山铀矿田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作者:刘国奇 夏菲 潘家永 巫建华 陈少华 刘帅  来源: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铀矿田  山铀矿田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  判别分析  判别分析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 
描述:合以上两个方面,山铀矿田的成矿物质来源与围岩无直接关系,成矿的热液系统分为高温热液系统和低温热液系统。
山矿田斑岩型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作者:邵飞 范衡 夏菲 邹茂卿 潘家永 何丹丹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  C  C  O同位素  O同位素  斑岩型铀矿床  斑岩型铀矿床  成矿机制  成矿机制  山矿田  山矿田 
描述:中受到高度分馏的结晶作用,成矿物质铀与高场强元素优先富集于最晚期岩浆热液中,为铀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岩浆热液与岩石相互作用形成了广泛的矿前期蚀变,也促成了其演化为富含F,Cl,CO2等挥发分的成矿流体,矿石中HREE,Pb,Zn,Mo的高度富集,说明成矿温度大致为200~250℃。C,O同位素特征预示了幔源物质参与了铀成矿作用,CO2脱气作用是成矿物质卸载的机制之一,花岗斑岩内外接触带及斑岩侵位正前方、正上方构造破碎带、不同岩性界面是矿质卸载的有利场所。
江西山矿田典型铀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意义
作者:张树明 曹寿孙 曾文乐 饶泽煌 谢国发 方欣 张莹 王蕾 张鑫  来源:矿床地质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铀矿床  铀矿床      江西  江西 
描述:和-98 m标高平均深度为578 m和537 m。与地表标高对比获得,邹家山、沙洲和横涧铀矿床形成后的剥蚀程度分别在320~416 m、190~240 m、727~902 m之间。山北西部地区的抬升剥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