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怀疑与信任:清代地方官员司权威的构建:以刘衡所著“官箴书
作者:杜金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怀疑  信任  司法权威  刘衡  “官箴书” 
描述:无法信任这些辅助人员;另一方面,吏役的各种恶行,导致了民众对吏役的不信任,进而对官员的不信任。在刘衡看来,州县官员既要重塑自身的形象。又要对书吏、衙役、门丁等人实行不同程度的控制,同时也应疏通官民之间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民众的信任和认同,重建地方官员的司法权威。
应是“绿”肥“红”瘦:薛根《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赏析
作者:廖纪元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段  燕子  教学  概括  引导学生  赏析  词语  课时  赶集  第二自然 
描述:【教学片段】师:这篇课文围绕燕子,写了它的哪些方面?请你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默读,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燕子的哪一个方面?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写在这个自然段的后面。(生默读概括,师巡视,先
吴澄解托、补托二治疗外损初探
作者:梁皓越  来源:中国中医急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虚劳病  外损病  解托  补托 
描述:本文对清代虚劳专家吴澄所著的《不居集》进行探讨,从使用原则、所治病证、组方原则、解托补托二对比4方面论述了吴澄解托、补托二在外损证中的运用,旨在为虚劳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变更天下之弊,以趋先王之意」—王安石「士论」之承继渊源
作者:林保全  来源:语文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荆公  士论  荀子  孟子  周官 
描述:能養其廉恥,遂能免於貪鄙之行為。至於王安石士論主張之承繼淵源而言,「變更天下之弊,以趨先王之意」一項乃承繼孟子先王之概念,至於「內聖(道德)外王(度數)」合一之論述,則是揉合孟子、荀子而來。
李浩钢运用和营逐痰固本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经验
作者:郭天旻 李浩钢  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髌骨软骨软化症  和营逐痰固本  中医药疗法 
描述:阐述李浩钢主任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的发生可归结于脾肾亏虚,痰瘀交阻为患;治疗上予和营逐痰的同时兼顾脾肾同补,采用自拟方逐痰汤加减治疗,并附验案1则.
重读李浩培教授合同准据论著:纪念李浩培教授诞辰100周年
作者:刘慧珊  来源:东吴法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重读李浩培教授合同准据论著:纪念李浩培教授诞辰100周年
国家戏剧院兰花墙揭幕 「兰花圆舞曲」相伴 陈郁秀获颁国文
作者:暂无 来源:PAR表演艺术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国家戏剧院兰花墙揭幕 「兰花圆舞曲」相伴 陈郁秀获颁国文
HPLC同时测定复方黄松洗液中盐酸小檗碱和醋酸氯己定的含量
作者:黄铁花 胡松 张耕  来源:中国药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黄松洗液  盐酸小檗碱  醋酸氯己定  含量测定 
描述:.0 ml/min。结果:盐酸小檗碱和醋酸氯己定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7.65~105.89、51.47~308.82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9、0.999 7);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2%、97.76%,RSD分别为1.47%、1.21%(n均为6)。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复方黄松洗液的质量。
“扭”丞相王安石:就募役看王安石变法与王安石其人
作者:王杏字 黄兴华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募役 
描述:文章以募役为例,分析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并对王安石其人及其主持的新法作出了较为中肯的评价。
孔子教的历史渊源:试探周代礼官制度中的
作者:吴昌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三百    乐教  孔子  周礼  礼官    赋诗 
描述:度以及詩三百的流傳途徑息息相關。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作為對孔子詩教之歷史淵源的考察,也可以視為對中國詩教探本溯源的嘗試。
本文所稱的「詩教」,指的是古代以詩三百的相關篇章作為教本的教學活動。本文探究的焦點,包括了周代詩教得以成立的基礎、背景,以及它實施的情況、應用的功能,與具備的內涵特質。我們發現,詩文本的性質、詩文本的流傳途徑、詩文本的應用功能,是掌握詩教問題的重要線索,而本文的論述也圍繞著這三條彼此交縱的思路進行。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本文從周代禮官制度的相關文獻記載切入,針對「孔子詩教的歷史淵源」這個論題,提出如下的初步結論:
(一) 詩三百是禮樂文明的產物,其內容關乎政教文化,是周代詩教的基礎。
(二) 周代詩教主要由禮官負責,其授受途徑有二──樂官詩教與國子詩教。
(三) 周代樂官詩教以服務典禮儀式的奏樂歌詩為主,樂「德」乃其核心精神。
(四) 周代國子詩教以「導廣顯德,以耀明其志」為綱領,意在培養貴族君子。
(五) 春秋時代「賦詩」、「引詩」的活動體現了周代詩教的功能與內涵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