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978)
报纸
(708)
学位论文
(575)
图书
(245)
会议论文
(10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203)
地方文献
(165)
地方风物
(124)
非遗保护
(39)
红色文化
(23)
才乡教育
(23)
宗教集要
(21)
文化溯源
(11)
按年份分组
2013
(235)
2011
(347)
2010
(297)
2008
(273)
2007
(253)
2001
(87)
2000
(73)
1993
(62)
1960
(29)
1928
(3)
按来源分组
上海人民出版社
(4)
知识窗
(2)
当代职校生
(2)
公民与法治
(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
(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
(1)
青春期健康
(1)
广陵书社
(1)
巴蜀书社
(1)
大夏周刊
(1)
相关搜索词
研究
饮食
周礼
大跃进
书
礼记
名人故居
音乐史
回顾
适宜性
商周青铜器
诸子
西周
自由词
注释
种类
表现
《周礼正义》
法制史
文献价值
土地私有化
天神崇拜
礼仪
译文
临川
史料
天空
陆九渊
佛教观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研究:与常州陈隔湖论周礼迁葬嫁殇书】搜索到相关结果
4609
条
“三礼”郑玄注中古今语考察
作者:
熊果
易柳清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周礼
仪礼
礼记
古今语
描述:
本文考察《三礼》郑玄注中的古今语。文章认为,古今语不同于古今字,古今语是表达同一事物而古今使用不同的名称,跟文字的使用无关。通过考察《三礼》郑玄注中的古今语,我们不仅可以弄清古今语与古今字的区别,而且可以从中了解古时的语言面貌。
西汉的隐微学术与体制之争
作者:
王晨光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汉
隐微学术
周礼
封建
诸侯
描述:
西汉初期学术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在五行与阴阳思想之后,皆蕴含着对封建制的批评与重塑。相对而言,《
周礼
》代表的传统儒学亦暗含诸侯各定其制、王需对四方诸侯形势地利观察以制定具体政策的思想。
凭几与隐几:文本和图像中的“一物二义”
作者:
李溪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
周礼
庄子
白居易
陈
洪绶
描述:
子》齐物精神的隐几之风,却在汉魏逐渐与日常生活结合,至白居易后被塑造为文人形象的典范,而尤以晚明
陈
洪绶的图像表达最为丰满传神。隐几不仅表现在画面自身,也是对画家及观画者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的表述
郑玄礼学二题
作者:
刁小龙
来源:
书目季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周礼
藏兵
用兵
五祀
描述:
郑玄礼学二题
论周代献诗制度“以美为谏”现象
作者:
祝秀权
来源:
河北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献诗制度
以美为谏
卷阿
周礼
正变
描述:
“刺”的不同,实际是以不同视角对“以美为谏”献诗传统加以观照的结果,二者殊途同归、相得益彰。“风雅正变说”与“以美为谏”献诗传统有关。“以美为谏”献诗传统决定了《诗经》温柔敦厚的特质,对后世诗歌创作亦有深刻影响。
陈
大板凳龙
作者:
暂无
来源:
三明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陈
大板凳龙
陈
自明医学全书
作者:
胡国臣总
盛维忠
来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医药学
中国
宋代
描述:
陈
自明医学全书
回忆
陈
郁同志
作者:
《回忆陈郁同志》编写组编
来源:
工人出版社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回忆
陈
郁同志
陈
郁传
作者:
周焱
王景泰
陈谦
谭秀珍
来源:
工人出版社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陈
郁
传记
工人运动
人物
研究
人物
研究
工人运动
描述:
陈
郁传
陈
白沙的历史世界
作者:
廖峰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理
良知
皇权
理学
心学
方孝孺
朱棣
吴与弼
陈
献章
描述: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志,重新梳理明代思想,产生了哲学与史学二流中分的局面。笔者则继史家之笔,欲重述明初思想史。元末明初,士大夫多不知大体,味于春秋大义,故往往视旧朝为正统,新朝为叛逆。故有方孝孺力持正统之论,恢复理学之旧观。然不久靖难祸起,燕王以边境藩王,拥兵篡夺帝位,方孝孺竟以身殉道,捍卫天理。成祖即位后,即以旧臣修纂《永乐大典》和《四书》、《五经》、《性理》三部大全,目的在于彰显文治,证明道统与正统为一。多数士大夫则不为其动,或于朝廷力持清议,或于民间讲道守身,皆以天理为依归。后有学者,以此为归,躬身践履,以成心学。心学为何,良知而已,知善知恶,即为天理。晚明诸儒,则以入朝为荣,先为世宗,主持议礼,后请神宗从祀阳明。从朝廷转向民间,从民间重归朝廷,此为一轮回。虽明亡清灭,轮回也未结束。只是知...
首页
上一页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