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编织人生的梦
作者:陈芜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生涯  娘子军  汤显祖  演员  观众  戏剧  人物性格  电影制片厂  导演  舞台 
描述:,是处在“火热的斗争年代”,刘赵黔与那个时代同步,她与琼花对上了号,不需“表演”,叫人一看刘赵黔就是琼花,然而二十多年以后,刘赵黔不等于流浪女海英
反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艺术——批判孟超同志的昆剧《李慧娘》代跋
作者:卜林扉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6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尚情  出版社  汤显祖  社会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  思想影响  人性论  昆剧  人性解放  文学评论 
描述:的思想和理论。代跋首先标榜汤显祖的“尚情论”,然后大肆宣传他的所谓“情”,他说明了自己的《李慧娘》“基本上是一抒发感情之戏”,说明了自己写这出戏是接受了汤显祖的思想影响,是从“尚情论”出发的。汤显祖为了憎恶和反对当时的封建道学,为了跟当时牢牢箝制人心的封建道学的“理”相对立,提出了反“理”而尚“情”的主张,实际上是一种掙脫封建束缚、主张人性解放的朦胧的要求。
多情生死总堪情——黄梅戏《红楼梦》观后
作者:易凯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梅戏  五十年代  玉茗堂四梦  汤显祖  戏剧美  观众  戏剧事业  艺术精品  严凤英  红楼梦 
描述:是首都戏剧舞台上久违了的一幕激动人心的场面,台上与台下,观众与演员,彼此赤坦着心胸,互相宣泄着情感,同声向泣,心灵相撞,将「戏剧美」之魅力不断推向高潮。「多情生死总堪情」是冯梦龙当年赞叹汤显祖《玉茗堂四梦》时一句佳话,我以为用它来形容黄梅戏《红楼梦》是十分恰当的。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出的八场黄梅戏《红楼梦》,是新时期戏剧事业的一个重大的收获,是一出可以与五十年代越剧《红楼梦》相媲美的高品味的艺术精品。黄梅戏《红楼梦》的诞生,标志着黄梅戏艺术在经历了以严凤英为代表的第一代创作盛期之后,已经进入了以马兰为代表的第二代创作盛期,是黄梅戏历史上
旧社会艺人的血泪史——評曲剧《啼笑姻緣》
作者:张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凤喜  曲剧  艺人  观众  天桥  将军  剧种  社会悲剧  三十年  张恨水 
描述:北京曲艺团的曲剧《啼笑姻緣》,是一部旧社会說唱艺人的血泪史。它的演出,情致哀惋,使不少观众受到了感动。这是很好的一出社会悲剧。《啼笑姻緣》是张恨水先生三十年前膾炙人口的著名长篇小說,它以精細銳利的笔鋒,描下了軍閥統治的民国初年社会的动蕩,知識分子的徬徨和无拳无勇的劳动人民
戏曲作家们的光荣任务
作者:任桂林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古人  梁山伯与祝英台  传统剧目  剧作家  多余的  汤显祖  王实甫  正确观念  原著者 
描述:奇怪的现象,好像只有元曲昆曲有剧作家,如:关汗卿、王实甫、汤显祖、孔尚伍、李笠翁等大师,至今仍被我们念念不忘。但其他剧种的作家们,他们作品虽还活着,但他们的名字早死了,甚至们们还活着时,名字就早死去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国外放映时,很多外国友人讯问这样优秀的剧作的原著者是谁?我们则答不出来。这种不公平的历史,只能说是这些劳动人民创作的戏剧受压抑的后果。
谈赣剧弋阳腔《还魂记》
作者:孟超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弋阳腔  杜丽娘  古典戏曲  戏剧活动  柳梦梅  折子戏  舞台  观众  寻梦 
描述:少值得商榷之处。首先是关于翻译、改编的问题。改编这样的古典名剧,确实不太容易。过去臧晋叔从便于登场出发,对原本作了某些删削,因而遭到了截鹤续凫之讥。冯梦龙从音律出发,对汤显祖的“不顾捩尽天下人嗓子”的曲词加以盯正,成为《三会亲风流梦》,但对原作的才情丰韵也不无减色之处。如今凌鹤同志为便
纪念我国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逝世三百六十六周年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省  汤显祖  戏剧家  明代  纪念  文化部  遂昌县  电影工作  出版部门  国剧 
描述:五百余人,云集汤显祖的家乡临川(即今抚州),在汤氏故居“玉茗堂”遗址上新落成的玉茗堂影剧院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汤氏故里汤家村和他曾任过县令的遂昌县也都派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上.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狄生、中央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俞琳、中国剧协书记
邯郸一梦未荒唐
作者:舒湮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茗堂四梦  邯郸  舞台  明万历  观众  科场舞弊  作品  原著精神  手法 
描述:垄断仕途;而至前的天子却晏然处深宫二十多年不理朝政,以致百事废坠,明眼人无不怀天下陆沉之忧。
政协京昆室举行纪念汤显祖四梦公期活动
作者:晓波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邯郸  北京昆曲  政协礼堂  纪念  海外华人社会  南柯记  牡丹亭  活动  游园 
描述:剧昆曲是我国古老的艺术,在海外华人社会中被认为是
杜丽娘的潜意识——与祝教授谈《牡丹亭》
作者:于乐庆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潜意识  牡丹亭  汤显祖  情感意识  封建礼教  离魂  隐意识  理性  曲词 
描述:个人正在编写《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他担任《秋湖戏妻》、《倩女离魂》、《桃花人面》、《比目鱼》和《牡丹亭》的“批评”工作。突然,他把话题一下转到《牡丹亭》上:“你给学生讲过意识和潜意识哲学课,咱们今天主要谈谈杜丽娘的潜意识,好吗?”我点点头。祝:汤显祖在《标目》里说:“世间只有情难诉。”难述之情,不是浮情,而是深层潜藏的情感意识。这是全剧的眼目。于:作者在《题词》里说:“丽娘梦其人即病”,“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