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访谈-张铭树:孜孜不倦练就“铁画银钩”
-
作者:暂无 来源:张家口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人物访谈-张铭树:孜孜不倦练就“铁画银钩”
-
从《枫香树》到《春江风雨》-读王英先的两部长篇小说
-
作者:江晓天 来源:文艺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枫香树》到《春江风雨》-读王英先的两部长篇小说
-
“大学应是理想化的所在”——访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先生
-
作者:张立勤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校长 高校竞争力 学术腐败 办学理念 SCI论文 学科特区 诺贝尔奖 学术刊物 人才培养模式 学术自由
-
描述:道的本原——我们相信,这是个永远不会过时、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有位来自昆明的教授,愿意借本刊揭一个黑幕:其所在高校院系,竟有脚踏仕学两道的某君,以重金收购学术刊物版面,以邀上级之欢,以猎不实之誉,以谋一已之私。这位教授尖锐指出:“公款买科研成果 ”也许会继“公款买学历”之后,成为新的腐败热点,使普通学人的生路更为屈辱和狭窄!诚然,高校不能脱离政治而自存,教师们也必须懂政治。我们认为,高校的政治不应当是某些官僚个人的政治,更应当是由知识和真理来支配的政治。过度的行政权力的介入,不但无益于高校竞争力的提升,更可能成为诸多腐败的渊薮。回归大学的本原,回归知识群体的本分,这是学人良知之要求,也是开放时代之吁请。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师生,在道义层面、在制度层面,对高校与高教的生态做诚实而深入的分析与反省,真实的大学之道定会日益昭明,良好的为政之道也才能应运而生。
-
百草园里“高大的皂荚树”应是无患子树
-
作者:裘本培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高大的皂荚树” 散文 无患子树 中学 语文 备课参考
-
描述: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每当读此,一幅充满诗意的田家园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久久不能忘怀。[第一段]
-
百年大学图书馆 十年数字化变革路:访苏州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
作者:于黎明 付凯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书馆副馆长 大学图书馆 数字化改革 苏州大学 变革 数字图书馆建设 20世纪90年代末 现代多媒体技术
-
描述:值得关注和借鉴的。对此,本刊采访了苏州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周建屏,讲述百年大学图书馆的十年。
-
游相山 濉溪路小学小记者 王翎旭
-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周末,我和妈妈一起到相山游玩。
走进相山,我看到,小草探出了脑袋,花儿们刚刚打上花骨朵。来到美丽的人工湖,湖水碧绿得像一块翡翠,在微风的吹拂下,波光粼粼,好似一副美丽的画卷。
终于爬到了将军亭。沿途苍翠的树木令人赏心悦目。来到山顶,我们朝着一望无际的蓝天高喊一声,心情舒畅。走近将军亭休息片刻
-
爬相山 淮纺路小学小记者 田申
-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星期六上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爬相山。
我们边走边欣赏着山上的风景,山上的石头千奇百怪,有的像一条可爱的小鱼,有的像一条灵巧的小蛇,还有的像一只威武的雄狮……我轻轻地闭上了双眼,沉醉在无限的遐想之中。还没爬到山顶,我已经累得走不动了。停下来放眼望去,满山绿树葱茏,人工湖上波光粼粼,相山庙里烟雾缭
-
兴鲁坊路与兴鲁书院:杨友祥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抚州市中心城区有一条东西向的街巷,它东接荆公路,西连赣东大道,名叫兴鲁坊路。行走于此,让人似乎远离了闹市的喧嚣,有些宁静有些安谧,思想会特别活跃,情绪会额外激扬,探究此处奥秘的冲动也会油然而生
-
委员陈道兴 浮沉创业路 兴旺发展道
-
作者:曾婷婷 来源:四川政协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冶金材料 有限责任公司 改革开 攀枝花市 民营企业 委员 管理决策 公司董事长 经济效益比较 打工者
-
描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 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 鱼盐之中,管夷武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 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出 自《孟子》的话,我们早已耳 熟能详,无数的事实也向我 们证明:成功并非
-
路平了、灯亮了、水通了——-荷塘“小改” 居民“大乐”-本
-
作者:暂无 来源:株洲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政府真是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实事,现在我们居住的环境干净整洁,路平整了,灯也亮了,大家出行也方便了。”60岁的杨大伯在荷塘区601社区居住了20年,说起今年的小街小巷改造工程给居民带来的实惠,他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