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08)
报纸(243)
图书(127)
学位论文(114)
会议论文(6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183)
地方文献 (132)
宗教集要 (26)
地方风物 (9)
才乡教育 (5)
非遗保护 (4)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3(149)
2012(216)
2011(197)
2010(162)
2007(160)
2006(116)
2005(106)
2000(62)
1995(79)
1960(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9)
中国典籍与文化(19)
知识窗(3)
乡镇论坛(2)
当代职校生(2)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牡丹亭》蓝本问题
作者:向志柱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蓝本问题
《牡丹亭》英译
作者:王宏  来源:外文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英译  白之译本  张光前译本  汪榕培译本 
描述:不同译者所持的翻译理念、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对译本的影响,探究译介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戏剧的最佳模式。考虑到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戏剧翻译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笔者提出,"借脑共译",由中国译者和国外汉学家各取所长,合作翻译,再"借船出海",由国内出版社与国外出版社联合出版,是未来《牡丹亭》英译的新路径。
《牡丹亭》蓝本问题
作者:向志柱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记  杜丽娘慕色还魂  牡丹亭  蓝本  宝文堂书目 
描述:版时间。在版本依据上,现有资料尚无法确定《杜丽娘慕色还魂》和《杜丽娘记》的具体成书时间,它们都有成为蓝本的可能,但是文本内证却更支持《杜丽娘慕色还魂》受到《杜丽娘记》和《牡丹亭》的影响。
王安石交游
作者:张新红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代文献  宋代文献  王安石  王安石  交游  交游 
描述:于前言中所交待的入选标准,共择八个人物入围: 有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曾巩,论文从政治见解、学术志趣的差异以及王安石性格上的一些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王曾晚年相睽的原因。文中还考证了王曾二人初识的时间,以及二人关系疏远的时间等学术界存在争议的问题。 有规劝切磋之益的忘年交王令,文中真实再现了王安石一生中,始终如一、无嫌无隙的唯一一个相知——布衣王令与之交游的始末。 恩怨情仇的变法盟友吕惠卿,文章总结了前人对王吕二人关系的研究进展情况,把二人的关系客观地给予定位并作简单地分析和考证。 义若昆仲的方外之士,笔者从佛教禅宗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宋代士人与僧侣交往频仍的原因并考证了王安石早、晚期与僧侣交游的情况以及蒋山赞元法师迁化的时间等。 交往曲折复杂的文人兼政客苏氏父子,王安石与苏洵早年的龃龉不和影响到苏轼兄弟与王安石的关系,文章从思想基础、学术差异等方面分析了王苏二家构怨之必然。 冰炭不容的政敌司马光,笔者从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分析了二人思想基础的异同,从而涉及到二人之间的政治斗争。 义兼师友的文坛及政坛领袖欧阳修,文章展现了王欧二人义兼师友的深厚情义。 互相敬服又误解终生的一代贤相韩琦,文章将王韩二人的交往分为三个阶段,清晰再现了二位名臣之间磕磕碰碰的交往。 此八人均与王安石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都对王安石产生过很深的影响,故八人无简要之分,均为重点考证对象。一个人物作为一个章节,章节的排序并不代表人物的主次之分。
“柴”“些”
作者:刘付靖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尧典》  “些”字  《管子》  《招魂》  《山海经》  昊天上帝  《说文解字》  楚方言  《韩诗外传》 
描述:一、《周礼》以“实柴”释“”“燎”在《周礼·春·大宗伯》中,有以下一段话:“以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沈祭山林川泽。”①上文中
王安石墓葬
作者:郑晓江 吴定安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墓葬    甘坑谱  月塘 
描述:洪武前期由王氏子孙王伯安承命迁徙,移葬江西金溪月塘王氏祖坟山,弘治十三年(1500年)因王徐二姓山林纠纷,墓冢尽毁。文章还就某些观点和史实对王安石研究中已有的看法提出了商榷。
《四库全书》撤出本
作者:李士娟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全书撤出本  周亮工  吴其贞  撤出原因 
描述:四库全书撤出本是在《四库全书》已经编纂、缮抄数部并已分贮各阁之后,依然检查出有的书有"违碍字句",因此再行撤出或销毁。撤出书的有李清、周亮工和吴其贞等著的共十一种,这几种书故宫图书馆大多有收藏。本文着重谈被撤出的周亮工五种书和吴其贞的一种书,对这些书撤出地点及撤出原因作一分析探讨。
“格物致知”
作者:刘泽亮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物致知”  心学  程颐    陆九渊  格物穷理  直觉  体认  认识论  封建伦理道德 
描述:本文索了“格物致知”的源流,依次阐释了汉学、理学、心学及宋明理学的批判总结者王船山的“格物致知”,揭示了这个命题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由纯伦理学含义向认识论、方法论含义的转变过程,并论述
马年马
作者:夏民安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郭沫若  马克思主义  陶渊明  黄庭坚  王安石  桃花源记  “九·一八”事变  国民革命  2002年  对联 
描述:2002年,是农历壬午年,午属马,故2002年的农历年也叫马年。为在新的一年里平添情趣,笔者将搜集到的一些嵌有“马”字的对联,将—一考证得来的资料和故事,依“马”字在中出现的先后,逐一公诸于读者。
“疕”
作者:尹欣 刘士敬  来源:中医药研究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出土文献  分而治之  甲骨文字  疾病  周礼  会意字  郑玄注  疮疡  专名 
描述:《说文解字》:疕,头疡也。《周礼·天官·医师》:凡邦之有疾病者,有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郑玄注曰:疕,头疡,亦谓秃也,身伤曰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九》云:疕为头疮专名,他疡不得称疕。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