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晏欧源南唐 俊深各不同
作者:李光翠 唐红卫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描述:作为北宋前期江西的著名的政治家、文坛领袖,晏殊和欧阳修的均深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颇具士大夫的情韵,导致有江西派的说法。不过,晏殊的更加俊美明丽,欧阳修的更加深致沉着。
“后来居上”种种
作者:陈世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典型范例  钱钟书  用法  唐人  唐诗  陆游  东风  春风  李白 
描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作为谴炼字的典型范例,已广为人知了。近读《宋诗选注》,方知“绿”字的这种用法,并非王安石所首创。钱钟书先生在选注时指出:“绿”字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就出现过,如丘
鼻病简易得效方
作者:耿鉴庭  来源:陕西新医药 年份:197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化脓性鼻窦炎  主治  成分  慢性鼻炎  用法  危亦林  鼻病  简易  效方  近代名医 
描述:》即取《易经、系辞》《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二语为名。爱仿二家之意,以署篇耑。
长寿“要方”二则
作者:郭振营  来源:中老年保健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忧散  气汤  《古今医统大全》  徐春甫  太医院  明代医家  代名  方解  医官  用法 
描述: 休闲翻书,见明代医家徐春甫(曾任太医院医官)所著的《古今医统大全》中,收录了两张颇为奇特的药方:一为“快活无忧散”,一为“和气汤”。二方之所以称奇,不仅用“药”奇,而且用法与功效亦奇。
作者:林轮轮  来源:开放时代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州话  晏几道  用法  分钟  小说  杜荀鹤  贫富  花枝  水浒传  西游记 
描述:广州话里的“争”,是“差”、“欠”之意,如“争一分钟落课”(差一分钟下课),又如“我争你一毫纸”(我欠你一角钱)。“争”的这种用法,始见于中古。杜荀鹤《自遣》诗:“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
说“绿”
作者:甘歌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人  钱钟书  色彩  戏剧性  注释  陆游  唐诗  用法  春风 
描述:书先生在《宋诗选注》里,也选了王安石这首脍炙人口的《泊船瓜洲》,并且还环绕着"绿"字,提出了一连串饶有兴趣的问题:"绿"字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见而屡见:丘为《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诗词曲词语杂释
作者:林昭德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曲  梅尧臣  辛弃疾  词语  现代汉语  无名氏  韩元吉  用法  刘辰翁  汤显祖 
描述:值雁嗥从北回;风卷黄云无远近,山留白雪犹枯荄.归看车马汗流沫……”“归看车马汗流沫”,是说“你”现
赋、比、兴本义新解
作者:暂无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义  实际需要  毛诗序  左传  春秋  周礼  新解  解说  用法  解释 
描述:》中提到了赋、比、兴,体现了春秋时人的看法和用法,更接近赋、比、兴的本义。
“乃师”并未用错
作者:张延顺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悲鸿  《新闻记者》  “其”  代词  遇险  《周礼  汉书  项羽  用法  阴日 
描述: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为例。
“胴体”应是大陆原创
作者:崔山佳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原创  大陆  胴体  《汉语大词典》  郁达夫散文  《咬文嚼字》  抗战时期  明清小说  用法  民族出版 
描述:楚山孤先生关于“胴体”可以用来“指人的躯体”的看法,笔者十分赞同。但他又说: 更重要的,我觉得;1:能忘掉“胴体”现行用法的来历。这种用法,并不是大陆原创,而是从台港引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