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4)
报纸(20)
学位论文(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8)
地方文献 (28)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
2012(11)
2010(6)
2009(11)
2007(2)
2004(3)
1997(1)
1994(3)
1993(1)
1991(1)
按来源分组
戏剧艺术(3)
中国青年报(1)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
新闻知识(1)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
电视月刊(1)
楼市(1)
北方音乐(1)
语文天地(1)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
塑造一个“自我”的杜丽娘——梅派青衣史依弘为《牡丹亭》“死
作者:王剑虹  来源:新民晚报美国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史依弘和张军昨天排练《牡丹亭》 高剑平 摄 由史依弘、张军联袂主演的昆曲《牡丹亭》即将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虽然《牡丹亭》是昆曲舞台上常见的经典剧目之一,但这一版本却充满新的看点,从梅派大青衣演绎整出昆曲经典到全电脑印花的服装、全透明的道具等,都透着不同。昨天记者来到《牡丹亭》排练场探班,
精心塑造的“乔小青”:昆剧新秀胡娉的艺术之路
作者:薛年勤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昆剧  牡丹亭  昆曲艺术  杜丽娘  浙江省  文化部  表演艺术  冯梦龙  戏曲演员  女性形象 
描述:剧作品《乔小青》首次亮相就获得了优秀剧目奖(金奖),其主演——浙江昆剧团第五代的昆曲新秀、万字辈的昆剧优秀兰花胡娉,获得了优秀表演奖(金奖)。该剧根据明
明代戏曲塑造女性形象的三种典型方式:以《牡丹亭》《玉块记》
作者:赵雅琴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戏曲  女性形象理学  男权主义 
描述:同的方式昭示了剧作家不同的文化取向,但都与明代理学思潮有着深刻的关联。
明代戏曲塑造女性形象的三种典型方式:以《牡丹亭》《玉玦记》
作者:赵雅琴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戏曲  女性形象  理学  男权主义 
描述:同的方式昭示了剧作家不同的文化取向,但都与明代理学思潮有着深刻的关联。
明代《牡丹亭》評點中情節結構與人物塑造之探討
作者:陳慧珍  来源:戲曲學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湯顯祖  湯顯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評點  評點  情節  情節  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 
描述:種外,主要論述重心放在情節結構與人物塑造二方面,希望藉此呈現明代《牡丹亭》評點之理論貢獻。
塑造特色空间 设计精品城镇-以王英镇城镇空间设计为例
作者:项志远 易千枫 王炎松  来源:华中建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镇建设  空间设计  小城镇 
描述:小城鎮建設是以空間為依託的,因地制宜地設計富有地方特色的城鎮空間,真正讓人們詩意的棲居並能享受居住的生活環境,才是我們推進城市化建設的初衷。本文主要通過對個例的城鎮空間設計介紹,以期抛磚引玉,希望大家共同來探討建設有特色的精品城鎮。
中西方文学女性形象塑造比较研究:以简·爱和杜丽娘为例
作者:袁野  来源:参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简·爱  杜丽娘  夏洛蒂·勃朗特  汤显祖  女性形象  比较研究 
描述:爱代表着近代西方女性独立解放的呼声,而杜丽娘则代表挣脱礼教束缚的中国古代小姐。简·爱比杜丽娘的抗争方式更激烈、更直接,叙事也多以现实为基调,杜丽娘的经历则更多带有浪漫主义的神话色彩,具有典型的中国古典戏曲艺术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