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与王安石政治关系研究
-
作者:刘森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 政治关系 思想变化
-
描述:阶段是二人矛盾的高峰期。第三阶段就是苏轼出知杭州至“乌台诗案”阶段,这一阶段由于苏轼远离了权力中心,所以苏轼只能以诗歌发泄牢骚的方式表达对新法的不满,相对于在京城时期与王安石的巅峰对峙,此时进入平缓期
-
苏轼的经济思想
-
作者:李瑜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经济思想 商业思想 人口思想 货币思想 水利思想
-
描述:主张“杀婴”,等等类似的矛盾贯穿苏轼经济思想的始终,激发我们对苏轼的经济思想作深入的研究。本文分六部分对苏轼的经济思想进行了探讨。第一章对影响苏轼经济思想的因素进行了总体分析,其中着重分析了世界观对苏轼
-
王安石与苏轼各抒己见
-
作者:张宏星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游褒禅山记》 中学 语文 文学知识
-
描述:要登山观赏到奇丽的风光一定要有志向,深层意思则是只有不畏险阻,知难而进,才能攀登知识或事业的高峰。
-
宽待人生的苏轼
-
作者:董成家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人生 人品 涵养 善良
-
描述:苏轼的人品正如他的文品一样,让人信服。他一生磊落豪侠,对人从不设防.具涵养、沉稳等特点,并且高风亮节、善良有爱心..一直以来,苏轼认为王安石变法过于激进,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因此两人的政见不合
-
论变法与苏轼作品评价的关系
-
作者:廖仲安 高怀玉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作品评价 苏轼 学术界 争论
-
描述:目前学术界对苏轼的评价还有一些争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关于变法的问题:(一)苏轼在王安石变法前后的政冶立场应孩怎么估计?
-
苏轼与[政敌]王安石
-
作者:朱晖 来源:知识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苏轼 苏轼 欧阳修 欧阳修 进士 进士 知音 知音 政见 政见 诗 诗
-
描述:若不是因为政见不同.苏轼与王安石绝对能成为知音挚友。他们皆才华出众.年少得志.王安石22岁考中进士.初入仕途时.好诗佳文已经传遍朝野。苏轼自幼博览群书.21岁考中进士.深受欧阳修等老前辈的赏识
-
论苏轼——纪念苏轼逝世八百五十年
-
作者:杨刚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十年 王安石 宋太祖 北宋 论语 藩镇 苏轼 司马光 儒家 四川
-
描述:灭国之祸,生伯武将权力大了会枪他的天下,于是崇文抑武。从赵普一句什么“以半部《论语》致太平”开始,宋
-
“自然书写”的“诗人之诗”——泰州学派重要代表罗汝芳诗歌研究
-
作者:沈玲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诗歌 诗人之诗 “自然书写” 自然地书写
-
描述:地作诗,诗歌风格圆浑自然。
-
吴康斋意向性诗歌的理学意境分析:观物清心
-
作者:邹建锋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康斋 诗歌 道德修养 心灵世界
-
描述:吴康斋是明代儒学杰出的教育家。本文以康斋诗歌中的月亮、白云和梅花为分析对象,分析其深厚的道德涵养工夫、独特的光明人格和高大的圣贤气象;并与同类诗歌相比较,来挖掘15世纪中国儒家刻苦独立的清修意境,籍
-
运动文学与运动群众——从两次奇特的农民诗歌运动谈起
-
作者:孙兰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 周礼 奴隶制 林彪 孔丘
-
描述:运动文学与运动群众——从两次奇特的农民诗歌运动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