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诗歌与基督教(二)
-
作者:徐晓鸿 来源:天风(中国基督教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诗 基督教 利玛窦 葡萄牙人 澳门 牡丹亭 翻译 商人 圣保罗教堂 外国
-
描述:第二首则如下:二子西来迹已奇(来自西方两位先生的事迹已经令人惊奇),黄金作使更何疑(带着贵重的礼物作为友好使节谁能怀疑)?自言天竺原无佛(他们自己说西方的天竺国原本就没有
-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
作者:暂无 来源:初中生优秀作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观察事物 梅花 感觉 王安石 综合 个别特性 墙角 印象 翻译 出处
-
描述:[出处]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墙角里有数枝梅花,迎着严寒独自开放。远远地就知道它不是雪花,因为有幽微
-
诗就是自己的一条河:欧阳昱与杨邪对谈录
-
作者:杨邪 欧阳昱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澳大利亚 翻译 八十年代 欧阳 英语 澳洲 中文 湖畔诗派 二十年
-
描述:的译稿。大学四年,我写了一千多首中文诗,一部长篇,二十多个短篇,翻译了不少英文诗歌和短篇小说,以及毛姆的一个长篇,当时都没有发表,但是很好的操练。
-
《游褒禅山记》主题小议
-
作者:张玉佳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深层思考 分析理解 内在联系 可译 外物 散文 人生 翻译
-
描述:内在联系"。这三者之中,"志"可译为志向,"力"译为能力,"物"则译为外物。照此翻译,志、力物三者具备那么就可到达艰险且遥远的地方联系
-
译人已乘黄鹤去 师长风范永流长:记国际知名口译理论家谢莱森
-
作者:胡玲 刘军平 来源:东方翻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口译理论 理论家 翻译 国际 黄鹤 人生 师长 以色列
-
描述:2012年11月10日,国际口译界的重要人物、以色列学者米瑞安姆·谢莱森格(Miriam Shlesinger)与世长辞。作为全球知名的翻译理论家,谢莱森格为口译理论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她的离世令
-
应用翻译研究应是基于实践的研究:以旅游文本及翻译的多样性案
-
作者:陈刚 来源:上海翻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用翻译研究 基于实践的研究 旅游文本类型 多样性 译者的专业评价能力及翻译能力
-
描述:关键,乃是对文本信息的专业评价能力和专业翻译能力。这实则是对应用翻译研究者和实践者的一个整体要求。
-
翻译心理学研究的新收获:刘绍龙《翻译心理学》评介
-
作者:刘金龙 来源:民族翻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译心理学 翻译理解 翻译研究模式 翻译过程 心理学研究 科学研究方法 翻译学 翻译理论研究 过程研究 心理过程
-
描述::"中外翻译研究过去主要注重结果,大部分文章和著作讨论的都是译文和原文的关系问题,很少有人关注翻译过程问题,就是涉及这个问题,也只是作为一种现象谈谈,而不是当作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来研究。"事实上,翻译
-
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小学语文修订版《大纲》
-
作者:陈基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教学过程 语文实践 小学语文 《大纲》 教学目标 修订版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思路 教学组织形式 自主学习
-
描述: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小学语文修订版《大纲》
-
从互文性角度谈异化翻译策略
-
作者:王巧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化 互文性 互文能力 《牡丹亭》
-
描述:翻译策略的应用选择之中,重点讨论互文性与异化翻译策略固有的紧密联系。为了使研究更加深入,作者将汪榕培的《牡丹亭》英译本作为研究个案,分析了在该译本中译者翻译技巧的具体运用,总结归纳了其翻译策略上
-
从翻译美学的视角看白之《牡丹亭》唱词英译美的再现
-
作者:吴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唱词 《牡丹亭》唱词 英译 英译 美的再现 美的再现 翻译美学 翻译美学
-
描述:亦可称为曲文),属于诗歌的范畴,极富情趣,是极美的文学语言。本文以中国当代翻译美学为理论依据,对白之教授的《牡丹亭》唱词英译中美的再现进行尝试性的研究。翻译美学植根于中国本土,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