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汝芳的易学思想
作者:梁隽华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汝芳  汝芳  易学  易学  天命之性  天命之性  生生之理  生生之理      本体  本体  工夫  工夫 
描述:汝芳三十四岁时得传《易》学,悟得易理贯通四书五经,认为《易》乾坤的生生之理就是天命之性,就是仁,也是心;太极不在易之外,而本身就是乾坤,是有和无的统一,实有道体又圆融无碍,它成为性命的根源,而其
汝芳的生命之学
作者:郑晓江 罗伽禄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汝芳  求道  生生  仁者寿  生命之学 
描述:汝芳之学以求道为核心,以安顿生命为目的,所以他把学问的生命修成了生命的学问,形成了独特的生命智慧,他通过仁者寿的观念而拥有了人生之方向与人间生活之准则。汝芳也因此成为了晚明儒家学者中的特异
浅谈玘其文与其人
作者:张湘君  来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文学    其文与其人 
描述:明代文坛,在台阁体之后,七子派之前,形成了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然茶陵派的创作难脱台阁之弊,在一片附和应酬声之外,“不和弦之音”亦不时有之。其中玘可为代表。玘致力古文,力追韩愈;遇事敢言,无所忌惮
汝芳的“日用”美学
作者:沈玲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汝芳  日用  审美主体  中和 
描述:一种自然真切的审美形态,人必须忘记物欲与功利,以自然而然的率真态度亲近每日所处的生活,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只有保持着一种自然的审美心境,不虑不思、率性本真,最终才能获得人自身的完善与道的完善,达至中和的最高审美境界。
汝芳的教育思想
作者:罗伽禄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汝芳  汝芳  教育  教育  对象  对象  目的  目的  内容  内容  方法  方法  教师  教师 
描述:论式。互动讨论式主要是由学生向老师问问题,或老师向学生提问题,再大家针对问题辩论,堂上为了活跃气氛还可插入歌吟等活动,形式不拘一格。在学习方法上,他强调多思、发愤、时习、作疑、悟,他重视老师问题,他认为老师应是善之至、立人之极。他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值得研究。
汝芳与佛教的因缘
作者:刘聪  来源:阳明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汝芳  佛教  交往  十三年  净土信仰  佛学研究  太湖县  净土思想  嘉靖  万历 
描述:作为阳明后学中的代表人物,汝芳历来被认为与佛教交往密切,但少有学者专门考察其与佛教的交往经历。本文系统考察汝芳一生与佛教交往的过程,认可禅宗而反对净土的信仰倾向,以及时人对汝芳与佛教交往的看法
顾卫搭班《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信报讯(记者唐雪薇)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教师、优秀青年演员顾卫将与北方昆曲剧院合作,于11月29日晚上在长安大戏院演出昆曲《牡丹亭》专场。此次演出的曲目有《游园》、《惊梦》、《寻梦》、《写真
抗日县长曹子
作者:杨义龙  来源:大理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县长  牡丹花  抗战  地方经济  民众  县政府  滇缅公路  牡丹亭  滇西 
描述:悦之情。当时有一位面容清癯、身形挺拔的官员吟了三首七绝
巾帼英烈徐春
作者:王淑三  来源: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巾帼英烈  公爹  地隆  临沂市  乡亲  沂蒙山区  女孩  向河  儿童  省政府 
描述:正在河边洗衣服的徐春同志立即跳进河中,将孩子推上岸,而自己却被水草缠住,好容易才脱了险。
护法丞相张商
作者:萧瑀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台山  王安石  佛教理论  司马光  文彦博  权势欲  北宋  宋史  禅宗  中进士 
描述:一表人材。“负气俶傥,豪视一世”(同上)。卓异豪爽,洒脱不拘,不甘居于人下,有强烈的权势欲。张商警敏强记,胆识过人,辩才无碍,当宗治平二年(1065年)中进士第后,调任达州通川(今四川达县)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