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简与陆九渊
-
作者:刘宗贤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杨简 “本心” 心学 《宋元学案》 人之心 慈湖 “心” 宇宙本体 圣人之道
-
描述:看,却是杨简发挥了陆九渊心学的核心部分,使陆学能够在哲学理论上独立于朱熹理学,并经明代王阳明学说的接续发展,进一步完善了陆王心学的理论体系,从而形成支配一代学术的思想潮流.从这点上看,全谢山说“文元
-
陆九渊的人生哲学及其意义
-
作者:饶国宾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人生哲学 人生修养论 羞恶 孟子 心学 人生目的 发明本心 人生观 封建伦理道德
-
描述: 陆九渊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所创立的“心学”体系,是当时乃至以后几个世纪中较有影响的哲学体系,它在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他的人生哲学则是他的“心学
-
陆九渊人才思想探析
-
作者:朱永龄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人才思想 象山先生 探析 圣人 人才观 伦理化 孟子 爱国性 心学
-
描述:安邦治国的人才,以加强对人民的
-
陆九渊与书院教育
-
作者:杨布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氏 书院教育 陆九渊 心学 象山先生 白鹿洞书院 陆学 朱熹 教育原则 天山
-
描述:年来才有所改观。近著《中国教育通史》和《中国教育家评传》有了他的专节及专章。为了总结古代教育思想和经验,表彰陆氏办书院的业绩,根据《象山先生全集》(《陆
-
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辨析:从“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谈起
-
作者:彭启福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诠释学 心学 六经注我
-
描述:九渊心学诠释学的德性优先主义立场。
-
一部系统研究宋明心学的力作——简评刘宗贤著《陆王心学研究》
-
作者:吴光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王阳明 系统研究 陆九渊 陈献章 宋明理学 本体论 陆王 研究方法 心即理
-
描述:一部系统研究宋明心学的力作———简评刘宗贤著《陆王心学研究》吴光宋明理学是宋、元、明时期儒学的主流,而不是她的全部。而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性即理”派(简称程朱理学)和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心
-
陆九渊心学思想探微:以朱陆交往为线索
-
作者:丁国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朱熹 交往 本心 道
-
描述:之方向,肃清学者之私欲,尽显心学入门之要;论及为学之病,陆九渊认为当时求学者之观点皆不能见道,皆是虚见虚说,而且这些虚说虚见对学者求道没有任何的帮助,甚至可能成为学者求道路上的阻碍,荧惑学者,故力辟
-
朱熹、陆九渊哲学思想辨异
-
作者:高建立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哲学思想 唯心主义者 朱熹 意见分歧 主观唯心主义 心即理 心学 朱子 客观唯心主义
-
描述:论争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1175年在江西信州鹅湖寺进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二者在治学问题上展开了辩论,实际上就是关于认识论问题的争论;第二次是朱陆之间通过书信往来,就“无极”“太极”问题的辩论,实质上也即是本体论的争论。虽然二者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争论非常激烈,而结果仍然相持不下,以各执己见而告终。朱陆之争是南宋时期唯心主义阵营内部两大哲学流派的学术争论,无论是鹅湖之会,抑还是往来书信之辩都充分暴露了二者在哲学思想上的意见分歧,本文试就朱陆思想差别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不当之处,敬请学界同仁指正。
-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
-
作者:蔡方鹿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陆九渊 程颐思想 论哲学 陆王 王守仁 体用 天理人欲 宋明理学 心即理
-
描述: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蔡方鹿过去学术界在对宋明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的研究中,一种观点认为,二程哲学没有什么分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二程哲学有同有异,存在着区别,但未注意探讨二程哲学
-
试论佛学心学及浙东学派对谭嗣同的影响
-
作者:黄艺农 来源:求索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谭嗣同 浙东学派 心学 陆九渊 佛学 南宗 增订本 王守仁 慧能 进步思想
-
描述:需要的思想力量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关于他的政治思想的理论渊源,在《仁学·界说》。和《致唐佛尘书》中已自有论及,似乎不需多论,然而要弄清楚这些学说对他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