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0)
报纸(52)
学位论文(8)
会议论文(5)
图书(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7)
宗教集要 (51)
才乡教育 (5)
地方文献 (4)
地方风物 (1)
红色文化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35)
2011(28)
2009(23)
2008(11)
2007(13)
2006(14)
2003(21)
1999(8)
1990(6)
1984(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6)
语文教学通讯(12)
法音(8)
中学语文(5)
中国宗教(2)
赣州晚报(1)
宁夏教育(1)
世界宗教学刊(1)
现代哲学杂志(1)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徐朔方授与汤显祖研究
作者:苗庭芝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朔方  戏剧史论家  汤显祖  《晚明曲家年谱》  小说  《牡丹事》  生平事迹  沈璟  莎士比亚 
描述:)以及《牡丹亭校注》、《长生殿校注》等。《论汤显祖及其他》(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4年获中国剧协第一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注:《论汤显祖及其他》一书所收主要论文后来均已编进《徐朔方集》。)
“因学而”应是语文教改的基点
作者:陈玮  来源:安徽教育科研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语文课  教学改革 
描述:“因学而”应是语文教改的基点
契嵩生平与《辅编》研究
作者:郭尚武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契嵩  中国佛教史  佛教理论  儒家孝道  李觏  伦理道德  援儒入佛  《宋史》  杭州 
描述:契嵩是北宋援儒入佛的代表人物,他的名作《辅编》,首先提出了“孝为戒先”的命题,他的观点最终为北宋朝廷所接受,著作被赐入大藏,从此历朝不再出现三武灭佛的事件。本文对其著作内容,写作的原因,如何为朝廷
每一个育人首先都应是一个读书人
作者:彭智勇  来源:今日教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领导干部  人文精神缺失  钢筋水泥  教育工作  教育系统  创造力  学习  城市  座谈会 
描述:“一个不爱读书的社会,必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愿读书的城市,必然是一个创造力贫乏的城市,只能是没有生命力的‘钢筋水泥’森林。”
土家族傩坛巫音乐研究报告
作者:邓光华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土家族  音乐研究  图腾崇拜  傩坛    迎神赛会  长足发展  后汉书  《周礼  渊源 
描述:傩(音nuo)系旧时的一种迎神赛会,驱鬼逐疫活动,它渊源于原始时期的图腾崇拜,周代始被称作傩。据《周礼·夏官》载:“方相氏掌蒙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杨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宝殴疫。”汉代,傩的活动有了长足发展,根据《后汉书·礼仪志》“大傩篇”所
初中第二册古诗文备资料
作者:王天龙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文  毛泽东  王安石  《资治通鉴》  虚实相生  《黄鹤楼》  陶渊明  夜雨寄北  《桃花源记》  寓言故事 
描述:初中第二册古诗文备资料
“不言之”应是领导干部追求的
作者:赵畅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不言之  领导干部  吴起  上生  意谓  行为  教育  老子  战国  教材 
描述:战国初期的名将吴起,有一次见一名士卒腿上生了毒疮,便亲自用嘴给他吸出脓血。知道此事的人无不称颂。吴起的无言之行,该是教育官兵的最为生动的教材。老子比较信奉不言之,意谓靠行为、行动去实际
角色扮演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学好方法
作者:侯玉琴  来源:天津护理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角色扮演  寓教于乐  护生  教学方法  综合能力  综合考试  教学效果  护理教学质量  语言交流  沟通技巧 
描述: 我三中心护校自93—94年度,按总校规定对护生出科及毕业考试,试行综合考试的方法。一年多的实践,我们体会到:综合考试确实是对护生智力和操作技能的综合能力的审查,也是对教学效果的验证,
王守仁“四句”新解
作者:張立文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四句  历史作用  “心学”  陆九渊  黄宗羲  道学  象山 
描述:在程、朱道学已为正统的明代,先前曾与程、朱道学相抗衡的象山之学,在长期泯然无闻之后,被王守仁所继承和发扬。他敢冒天下之讥,一洗陆九渊无实之诬,改变是朱非陆之论定,以使于今且四百年的陆学,恢复其圣贤之学的地位。由于王守仁的这种历史作用,故后人把他和陆九渊并称为陆王心学。黄宗羲说
论宋人坊乐语的文体特征
作者:任竞泽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坊乐语  《周礼》  《诗经》  雅俗尊卑 
描述:了语言内容等创作上的文体规范,要求人们在撰制时应得体,而且还产生了许多惯例和破例,有正体变体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