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爱情发生模式看杜丽娘之死的文化意蕴
-
作者:杨明贵 来源: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爱情发生模式 死亡叙事 精神分析
-
描述:符号。在中国文化史上,这种普遍的人性欲望通过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这位娇弱的舞台女性形象,第一次冲决了道德和习俗的禁忌,以空前显豁和明朗的情态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
再论《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体现的情理意蕴
-
作者:杨茜 来源:学理论(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情”而死,为“情”重生,通过自己对爱情的主动追求和大胆地与封建礼教相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
元明清爱情剧中矛盾冲突和思想意蕴之演化
-
作者:许金榜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剧 思想意蕴 封建礼教 以情反理 杜丽娘 矛盾冲突 《牡丹亭》 元明清 资本主义萌芽 元杂剧
-
描述:元明清爱情剧中矛盾冲突和思想意蕴之演化许金榜在浩如烟海的元明清戏曲作品中,爱情剧数量最多,成就也最大。对这些作品,人们似乎习惯于用歌颂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和反封建礼教的斗争来加以评论。而实际上
-
世间只有情难诉——《牡丹亭》所涵盖的哲学意蕴
-
作者:赖丽青 来源: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情 理 理 抗争 抗争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
-
描述:进行的抗争,从而揭示了生命的本真。剧作蕴含着一种哲理的思辩,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
-
试论《牡丹亭》杜丽娘形象的多重意蕴
-
作者:徐新敏 来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性 自然性 社会性 社会性 自况 自况 当代价值 当代价值
-
描述:价值,以期得到更多的审美感受和启示。
-
敏树如相山水禅诗的文化意蕴
-
作者:张嘉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敏树如相 禅诗 山水田园 文化意蕴
-
描述:树还以宗教冥想的方式表现了一种源于时代的人文关怀。
-
《诗经·国风》中“婚恋诗”之周礼意蕴研究
-
作者:于莲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经》 婚恋诗 周礼意蕴
-
描述:看作人伦之始,放在仅次于天地万物的地位。夫妻恩爱感情专一,是家庭和谐的前提,而家庭和谐又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这才是周王朝将这类诗歌选入乐歌集中的重要的目的。四章以《邶风·谷风》、《卫风·氓》、《郑风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意蕴探微
-
作者:王峰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壁怀古 苏轼 周瑜 英雄人物 王安石 东坡词 高中语文 眉山苏氏 人生 思想蕴含
-
描述:,在艺术上已有定评,并有佳话留传后世,虽有微词,亦不过是一己之见,并不能有损这首词的光辉和它在词史上的地位。对此,本文不再赘述,只想就其思想蕴含作些探讨。
-
“至情”的生死恋歌——论《牡丹亭》以“情”反“理”的审美意蕴
-
作者:王华杰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至情 封建礼教 审美意蕴 生死 汤显祖 爱情 作品 本性
-
描述:的爱情描写虽然也涉及到对门第观念的批判,但主要却是
-
陈景元儒道关系论的基本特征和政治意蕴
-
作者:隋思喜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景元 道本儒末 道体儒用 经世致用
-
描述:经世致用思想在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实现了互补性地思想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