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凤阁教授验案二则
-
作者:章茂森 樊巧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白塞氏综合征 沈凤阁
-
描述:学造诣独深,是公认的温病学理论大家、临床大家.沈老治学严谨,勤于实践,师古而不泥古,擅长治疗疑难杂症,每应手辄效,覆杯而愈,虽年逾八旬,仍然坚持上临床,造福全国各地闻名而来的患者.笔者长年侍诊于沈老,亲眼目睹经沈老妙手回春的各种疑难杂症,现举三则.
-
沈凤阁治寒湿痹症验案
-
作者:章茂森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沈凤阁治寒湿痹症验案
-
沈凤阁治产后自汗腰酸背痛案
-
作者:章茂森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沈凤阁治产后自汗腰酸背痛案
-
沈凤阁教授 治疗干燥综合征验案
-
作者:章茂森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沈凤阁教授 治疗干燥综合征验案
-
沈凤阁教授治疗白塞氏病验案
-
作者:章茂森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沈凤阁教授治疗白塞氏病验案
-
补中益气话黄芪
-
作者:刘乃珩 来源:东方药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芪 补中益气 《神农本草经》 《本草备要》 医药学家 医疗功效 药学专著 本草求真 黄宫绣 中国
-
描述:清代黄宫绣著的《本草求真》中,把黄芪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根据报道:黄芪第一出陇西。由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审定之后正式命名陇西为“中国黄芪之乡”。陇西县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大宗药材黄芪、党参、柴胡、板兰根质优量大,畅销全国并出口海外。梁代药学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味甜美,今亦难得。”可见,黄芪为陇西地道珍贵药材,并以根条粗大、质坚而绵、粉性足、药用成份含量高而成为芪中精品,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效。因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用途不断拓展。中国中药50强如扬子、汇仁、中汇、地奥等企业多使用陇西黄芪。红芪、黄芪不但药用价值高,而且是很好的补药,俗称“小人参”,是享誉国内国际市场的名产。黄芪入药膳,颇受人们青睐。因此,日常生活中,用黄芪配江米、党参、山...
-
注册不应是商标保护的前提(上)——从蒙牛“酸酸乳”案谈起
-
作者:唐广良 来源:法人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标保护 注册 蒙牛 可识别性 法律保护 酸 保护性
-
描述:一个特定的标识能否获得商标保护,惟一的条件就是其可识别性,注册不应再是商标受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从基础立法上解决未注册商标的可保护性问题才是正确的方向
-
我与壤塘有个约会王谦
-
作者:暂无 来源:自贡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传说阿坝州壤塘县的曾克寺,只要你从塔的最底层走到最高层去转经,你的灵魂便可以直接抵达圣洁的天堂,便可以远离尘世,永远地飘逸在清澈的蓝天白云之间。我想壤塘便是我前世今生一个再远也要奔赴而去约会,是一种心灵猎猎的召唤与归宿。
到达壤塘那天,天空澄澈,一颗跳跃的心载着一副轻轻的行囊。朋友打电话说,在壤
-
地狱赤烈王
-
作者:聂森 来源:聪明泉(科幻&奇幻)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烈 故事 影子 男人 名字 宿命 小村庄 器官 大学 记忆
-
描述:海,还有他的头发,每根耸立着,坚强不屈的指着天堂的方向。
-
王雱与佛教的关系
-
作者:熊凯 来源: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雱 王安石 佛教 老子
-
描述:作为北宋荆公新学学派重要代表人物的王雱,受父亲王安石的影响,与佛教存在着较多的交涉。从王雱家学渊源、现存著述《老子注》、身后是非等三个层面,可了解王雱与佛教之因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