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李觏的礼论及其现实意义——兼论对王安石的影响
作者:杨柱才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论  礼论  法制  法制  礼顺人情  礼顺人情  礼思想体系  礼思想体系 
描述:的礼论对于有宋学术的建立与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某些方面直接影响到王安石的学术思想。
回朝的誓言——王安石《泊船瓜洲》新解
作者:黄月萍  来源: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还家  还政 
描述:王安石《泊船瓜洲》应是第一次辞去宰相职务后的作品 ,发自他重新还政的希望 ,并非失意颓唐 ,退隐钟山。
北宋临川王氏家族及文学考论
作者:汤江浩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代文学  临川王氏家族  王安石 
描述:临川王氏家族,是一个典型的宋代南方文学家族。它在历史上具有的蓬勃活力,及所创造的丰硕的文化成果,至今犹让人仰慕、惊叹不已;它在唐宋文化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因而具有极重要、极丰富的文化
《庐陵学案》研究
作者:方南波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庐陵学案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描述: 本文选取《庐陵学案》为个案,进行学术思想的研究。首先在对宋学兴起作了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欧阳修的学术思想。接着由点到线,以王安石之新学与苏轼之蜀学为核心,探讨了庐陵学术的发展与创新
荆公诋韩略论
作者:傅明善  来源: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韩愈研究  尊崇  贬抑 
描述:是尊崇韩愈在时乎释、老的大气候下,己独不然的大无畏精神,也即捍卫儒道,力排佛、老的所谓真儒之效方面,至于韩愈之论性道以及历史观等方面多有微词.文章还就王诗多效法韩诗而对韩愈诗论又多有贬抑的现象作出了
浅谈宋神宗厚禄养廉思想
作者:谷瑞雪  来源:邢台师范高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王安石  厚禄养廉 
描述:宋神宗是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他任用王安石变法 ,进行过元丰改制 ,从他的用人和改制两方面可看出他的吏治思想 :厚禄养廉。但这一措施没能改变他上台时面临的严重社会危机 ,其主要原因在于宋朝
简说李觏
作者:傅林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王安石  王安石      孟子  孟子 
描述:李觏一生从事教育工作 ,尤其注重平民教育。他想要改革北宋的朝政 ,因为他未得机会进入仕途 ,所以无法实行自己的改革主张。胡适说李觏是王安石思想先驱 ,理由不充分。说巩是李觏的学生也无史料依据
超然台记
作者:苏轼 于彦春  来源:阅读与鉴赏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超然台记》  苏轼  王安石  司马光  中国 
描述:《超然台记》写于王安石和司马光新旧党激烈斗争时期,当时苏轼不愿卷入争斗,自动请求调任地方官,由杭州调到密州。文章属于杂记。先议后叙,语言简洁,结构谨严,行文疏密有致,体现了作者随遇而安、超然物外、旷
荆公新学的治学成就与学术地位
作者:肖永明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学  王安石  治学  成就  地位 
描述:训诂之学转变为性命义理之学的标志 ,在宋代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从雇役法析王安石变法受挫原因
作者:郭学勤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雇役法  差役法  王安石变法 
描述:和推行中的失策是王安石变法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