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舍韩入扬”和“尊庄抑老”:北宋王安石建构“内在”的两个维度
-
作者:杨天保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子 内在性 扬雄 庄子
-
描述:是创见性地解构传统的"老庄"体系,将"老庄"一分为二;接着尊庄抑老,重释"庄学",引入其旷达精神,主动去深究中国原儒的天命观,为构建"王学"的宇宙本体论拓开初径。
-
笔墨一二见精神:《答司马谏议书》中的王安石形象
-
作者:周洁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精神 形象 笔墨
-
描述:《答司马谏议书》虽非常简短。却体现了王安石对于事业的坚持、坚守和坚定。千年之后再读这封信,依然能窥见王安石的精神。德量汪然如千顷之陂
-
对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两句翻译的质疑
-
作者:王伟丽 来源:课外阅读·中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翻译 王安石 文言文教学 质疑 高中语文 语文课本 无所适从
-
描述:能理解,但在第三段的几个句子的翻译上,却产生了分歧。第一句是该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中的“于是”,有的认为是承接上文的记游,直接译为“于是”,也有人认为应译为介宾短语“对这种情况”或“对这件事”。两种解释都有道理。但我认为。在这里直接译为“于是”更恰当。没有必要把它看成古今异义“对这种情况”或“对这件事。
-
熙宁变法失败的反思
-
作者:王兆宁 来源:大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变法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实施过程 免役法 制度目标 中国历史 积贫积弱 农田水利 失败
-
描述:(1074年)四月看守城门的小官郑侠画了一张《流民图》进呈天子御览。郑侠同时还附了一道奏疏,陈述为变
-
孙诒让论译学(翻译理论史话)
-
作者:陈福康 来源: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诒让 翻译理论 译学 章太炎 语言文字 开民智 变法 目录学 文献学 周礼
-
描述:孙诒让(1848—1908)与俞樾、章太炎并称清末三学者,有"经学殿后"、"朴学大师"之誉称。他在经学、史学、子学、甲骨学、金石学、校勘学、目录学、文献学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又是晚清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他对翻译理论也有一些论述,却从未
-
千古兴亡多少事 漫嗟荣辱:以王安石《金陵怀古》看怀古诗特点
-
作者:饶沁茹 来源: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怀古诗 王安石 历史人物 怀古词 金陵 托古讽今 赤壁怀古 历史与现实 古今对比 思想感情
-
描述: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
古代13位理财家连载之九 回视王安石“富国”新政
-
作者:翁礼华 来源:新理财(政府理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青苗法 宋神宗 实施过程 免役法 熙宁 改革 官僚地主 富国 回视
-
描述:物。九个多世纪来人们对他以理财为中心的"熙宁新政"聚
-
司马光与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揭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
-
王安石果真不近人情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锦绣文章后面,王安石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尚未显贵之时,王安石至勤至俭,“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趣有时过于变态,连人带衣臭气熏天,竟然被推为贤达,王安石赚大
-
相望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一走进临川,走进你的故乡,仿佛就能触摸到你的魂魄。
思念折叠成蝴蝶,放飞在你的塑像前,渡我至江南的梦里,寻你,贴近你的呼吸和你对话。
九百七十年后的今天,你的诗文渗透进我的灵感,伴我走过柳暗花明。梦不分昼夜地编织着一张雨帘,而你依然站在帘内思考着,背影渡步在“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