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95)
期刊文章(7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52)
地方文献 (13)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67)
2013(11)
2010(123)
2009(61)
2008(37)
2007(8)
2005(2)
2000(1)
1999(7)
1990(2)
按来源分组
鲁中晨报(5)
西安晚报(2)
文教资料(初中版)(1)
中国戏剧(1)
读书杂志(1)
中国邮政报(1)
上海戏剧(1)
牡丹(1)
新东方英语(中学版)(1)
新课程(综合版)(1)
民生,总应是关注的事情
作者:周喜林  来源:郴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红三角  新农村运动  人民群众  韶关市  五中全会  自主创新能力  利益问题  经济发展  沼气池  建设活动 
描述:民生,总应是关注的事情
朱爹爹:大雪应是50年代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朱爹爹:大雪应是50年代
船舶在港时间应是港口重要的任务指标之一
作者:沈淳  来源:水运管理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船舶在港时间应是港口重要的任务指标之一
《牡丹亭》中的特殊人物——论陈
作者:王仁铭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柳梦梅  李全  汤显祖  老夫人  封建科举制  诗经  人性  知识分子 
描述:个相当特殊的人物。
闲愁苦--《珠玉词》文本解读之一
作者:李康化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文本解读  死亡恐惧  晏殊词  《破阵子》  清平乐  梧桐  《菩萨蛮》  寿词  死亡意识 
描述:什么大的波折②,就很自然地继承了五代词风的绪余,酷爱和他一样身居相位的冯延已词作,把词当成娱乐遣兴的工具,或写男欢女爱,轻歌曼舞,或写那些枯燥无味的祝颂之词,表现了雍容典雅的阶级情趣。”认为晏殊词表现了“雍容典雅的阶级情趣”,实乃偏颇之见,由晏殊“未尝一日不燕饮”而谓其生活豪奢,也难免断章取义之嫌。《避暑录话》说:“晏元献公虽早富贵,而奉养极约。惟善宾客,未尝一日不燕饮,而盘馔皆不预办,客至,旋营之。顷见苏丞相子容尝在公幕府,见每有嘉客必留,但人设一空案,一杯。既命酒,果实蔬茹渐至,亦必歌乐相佐,谈笑杂出。数行之后,案上已集然矣。稍阑,即罢。遣歌乐日:‘汝曹呈艺已遍,吾当呈艺。’乃具笔札,相与赋诗,率以为常。”这则记载明白地告诉我们,曼殊是“奉养权约”的,只是在招待嘉宾时,才备办果实蔬茹,伴以歌乐。从“汝营呈艺已遍,...
贷款应是我国商业银行重要的业务
作者:杨兆廷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商业银行  信贷资产质量  吸收存款  贷款质量  通货膨胀  贷款管理  利率市场化  经营战略  金融体制改革  储蓄存款 
描述:将就这一情况产生的原因及商业银行今后的经营战略作些分析和探讨。
“十一世纪中国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
作者:任锐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初一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临川集》  改革家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中国  人物简介  紫金山 
描述:法的思想基础。他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文风古朴,笔力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中国三千年来动人的句子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纪事(纪实文摘)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句子  后汉书  乐以忘忧  出师表  汉乐府  论语  李清照  诸葛亮  王安石  庄子 
描述:中国三千年来动人的句子
细说《闺塾》中的陈
作者:黄晓明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人物形象  汤显祖  封建礼教  虚伪性  学生  教义  塾师  关雎  牡丹亭 
描述:《闺塾》这出戏描写了小姐杜丽娘、侍女春香初次在闺塾听塾师陈良讲课的情景。汤显祖以其生花妙笔,塑造了这三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相对于光彩照人的杜丽娘、率直泼辣的春香而言,陈良只是配角
中国理应是廉洁的国度
作者:孙焕英  来源:民主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腐败斗争  社会制度  廉洁  廉政建设  腐败现象  中国人民  当今世界  中国共产党  理论体系  成效 
描述:中国理应是世界上廉洁的国度。中国人民有理由要求中国成为世界上反腐败成效显著、腐败现象最少、最轻的国家。因为,这一切都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了的。中国的社会制度,是世界上少有的先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