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曾祺《涵芬楼文谈》之“创作主体论”浅析
-
作者:兰培 来源:前沿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作家修养 识见 笔力 意匠 性灵
-
描述:吴曾祺的《涵芬楼文谈》是近代一部较为完整的写作理论专著。本文试图从创作主体方面入手,发掘、概括吴氏以“识见、笔力、意匠、性灵”为核心的作家修养理论,探析其中的理论精髓与独创之处,希冀为今天的写作
-
明“曾稔墓志铭”与程南云、夏昶书法考
-
作者:董建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铭 太常寺 四十年 千字文 翰林院 吉水 篆书 明代 书法家 文字
-
描述:□□□□□□□□□志铭\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前国史总裁泰和王直撰文\中宪大夫太常寺少卿东吴夏昶书丹\通议大夫太常寺卿兼经筵侍书广平程南云题盖\曾氏□□□□□□□曰宗者始徙居吉水之住岐,世以儒
-
“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陆九渊“化民”思想刍议
-
作者:王芳 王曼 来源: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思想 化民
-
描述:“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陆九渊“化民”思想刍议
-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牡丹亭》译本研究
-
作者:付瑛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造性 文学翻译 哲学阐释学 接受美学
-
描述:提出的几个新观点,如创造性的本质在于"新意"和译者的"灵感",作者认为可以从更高、更新的角度来研究译者的创造性即心理学的角度。
-
江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稀有植物群落研究
-
作者:刘信中等 来源:中国林业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科学考察 考察报告 江西省
-
描述:江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稀有植物群落研究
-
相山地区后遥感应用技术示范研究
-
作者:张万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相山地区 多源地学信息 后遥感应用技术 铀资源勘查
-
描述:,也是重要的硬岩型铀资源生产基地,铀矿产于面积300余平方公里的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中,受构造、斑岩体、热液蚀变控制,具有很好的成矿远景和巨大的成矿潜力。作为一种全新的后遥感应用技术,在相山地区开展示范研究
-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Ⅳ. 与主要几个区系的
-
作者:刘仁林 杨光耀 裘利洪 施建敏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区系比较 区系比较 总结 总结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
-
描述:在前面已经分别对本区系的科、属、种区系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学的方法对几个主要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研究,以明晰本区系持位与其他区系的关系,从而使我们对本区系的特征有更加清楚的了解.此外,在此基础之上
-
从《周礼正义》看孙诒让对《集韵》的研究
-
作者:赵振铎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诒让 《周礼正义》 《集韵》
-
描述:孙诒让曾经打算在方成《集韵考正》的基础上对《集韵》再作一番整理,然此愿未能实现。通过对孙氏《周礼正义》与《集韵》的对照阅读,发现孙氏研究《周礼》的许多材料完全可以用来疏释《集韵》,非常精审。
-
赵长卿《惜香乐府》的句法研究
-
作者:赵惠岩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词 句法结构 句法
-
描述: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特殊的诗歌语言,不仅有别于散文,而且也有别于近体诗和其它韵文,有其独特的句法面貌和词汇面貌。散文语言和诗歌语言一样,都只是反映了汉语整体面貌的某一个侧面,诗词语言研究与散文语言研究,相辅相成
-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中的自然场景意象研究
-
作者:陈丽勤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场景意象 汤显祖 莎士比亚
-
描述:同构。而自然在戏剧文本中的意义建构功能和文化呈现功能,可以在自然场景意象身上得到多维度的展现和表达。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因其戏剧文本在自然场景意象展现上的独特性,具备了研究的范本性。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