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绍棠小说的民族风格
-
作者:张志慧 贾知洵 来源:作家(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的虽是朴实的风俗,但是却有着清新的芳香,虽是清贫磨难的乡土,却让人倍感体贴,温暖心田。
-
晚清古戏台重温梦幻《牡丹亭》 郑大圣带观众享受“家班”待遇
-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位于上海中山南路的三山会馆内、拥有100年历史的古戏台是沪上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在沉寂了近半个世纪后又传出了柔曼悠远的“水磨腔”。7日晚,在雕梁画栋的古戏台上,150位观众欣赏了由郑大圣
-
因情识性得金丹:浅论晚清蜀中红学家孙桐生的“真性情”
-
作者:程建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因情识性得金丹:浅论晚清蜀中红学家孙桐生的“真性情”
-
晚清古文研究——以陈用光、梅曾亮、曾国藩、吴汝纶四大古文圈
-
作者:柳春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古文 桐城派 声音现象 曾国藩 古文教育
-
描述:那样在文体、文学语言等方面作出新的开创,因而也没有为古文发展开辟出新道路。本文研究对象是晚清语境中的古文,主要指晚清桐城派和湘乡派古文。论文将晚清古文看作一种社会现象和一系列历史事件,以陈用光、梅曾亮、曾国藩
-
晚清趋新士人刘绍宽的文化资本、关系网络与社会权力
-
作者:李世众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晚清趋新士人刘绍宽的文化资本、关系网络与社会权力
-
孙桐生与汤显祖及其《牡丹亭》:晚清蜀中学者孙桐生研究
-
作者:程建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桐生 汤显祖 《牡丹亭》 至情
-
描述:同的人生观与"人情"观,使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两位著名作家和学者成为了思想和情感的旷世知音。
-
春天的故事
-
作者:李玮 来源:新高考(高二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 杜丽娘 牡丹亭 后花园 生命力 伤春 季节 苔丝 小说 人性
-
描述:春天的颜色是轻盈的,清新明媚的。她是少女两颊的嫣红,是天街小雨中似有似无的青绿,是柳枝的鹅黄。春天的颜色又是灿烂的,妩媚多姿的。春天经得住浓抹重彩,一笔不尽再添一笔,像层层叠叠的樱海,如落英缤纷的桃林,是烟笼十里的柳堤,只觉万紫千红、目不暇接,丝毫也不显
-
看《西湖》、《山花》
-
作者:陈思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花》 《西湖》 《牡丹亭》 杜丽娘 文学经典 中篇 小说 至情
-
描述:杜丽娘则逆来顺受、浑浑噩噩,全然没了那股子精气神——即使是她对孟
-
漫话中国戏曲的古今之变
-
作者:淮茗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戏曲演出 群众基础 长生殿 桃花扇 时代文化 杂剧 牡丹亭 小说 西厢记
-
描述:式也随着时代文化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
白先勇:昆曲不是周杰伦
-
作者:马钺 蔡钰 艾未 来源:中国企业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昆曲 牡丹亭 商业化 西方人 中国传统艺术 政府 小说 推广 青铜器
-
描述:尽管推广昆曲不遗余力,但白先勇拒绝尝试让昆曲跟商业对接。在他眼中,商业化是对昆曲的亵渎作家白先勇的小说充满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哀挽之情,但昆曲推广者白先勇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乐观主义者。他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