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漫读《元日》《浪淘沙》
作者:郭学萍  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淘沙  王安石  黄河  刘禹锡  南京方言  牵牛织女  老北京  爆竹  习俗  屠苏酒 
描述:熬一宿(xiǔ),大年初一满街走。而老南京的习俗是:初八上灯、十八落灯。有一首琅琅上口的童谣:"娃娃呀,出来玩灯喽,不要你的红,不要你的绿(南京方言读"录"的音),只要你几根红蜡烛。"想起这些儿时
又是一年中秋时
作者:李海燕  来源:吉林环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文人学士  传统节日  月饼  礼制  展形  周礼  祭日  习俗  流水 
描述: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
唐宋品茶尚白习俗与白茶制作——兼与白茶创于清代说商榷
作者:李纯良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茶  祛病健身  中华民族  白居易  唐宋  刘禹锡  制作  王安石  清代  商榷 
描述:羽的《茶经》、宋·蔡襄的《茶录》、明·许次纤的《茶(?)》等权威性茶著,以及著名文人如晋·左思、张孟阳,唐·释皎然、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卢仝,宋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秦观、陆游等
童年,那一场罗汉灯
作者:方根秀  来源:中国校园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叠罗汉  童年  马灯  春节  童子  龙灯  锣鼓  白子  记忆  菩萨 
描述:场子上,锣鼓声中一堂罗汉灯即将开演。这是我记忆中难以忘却的第一次观灯,那年我八岁。那个春节一下子变得热闹哄哄,各个村子纷纷玩起灯来。龙灯、马灯、罗汉灯,年前就在各自忙着排练,生怕输人一筹,练了一回
“欢度”还显“欢渡”
作者:黄瑞云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之涣  王安石  李白诗  玉门关  镜湖  比喻  贾谊  汉书  写作  春节 
描述:于过水。“过渡时期”用过水的比喻,故亦用“渡”。其他过义一概用“度”。古代“度”可通“渡”。《汉书·贾谊传》:“犹度江河,忘维楫。”此应用“渡”者都用“度“字。而“渡”字不能通“度”。因此,按简化原则,最好一律用“度”,就不致发生“欢度”、“欢渡”的歧异。
八月十五话月饼
作者:何正阳  来源: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史籍  节日  元旦  明清  春节  《周礼》  中国  月饼  宋朝 
描述:八月十五话月饼
烟花与爆竹的风俗
作者:龙吟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烟花爆竹  风俗  王安石  烟火  火药  制作技术  描写  春节  宋代  唐代 
描述:爆竹来表达辞旧迎新、岁岁平安的祥和心情。下面我们就谈一谈燃放烟花爆竹的风俗。
红红火火过大年
作者:蔡荣章  来源:浙江人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春节  中国传统  民族情感  文化因子  大年  宋代  爆竹  骨髓  酿造 
描述:宋代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过长年酿造的淳厚的味。春节关联着我们的民族情感,一种融入
知味斋杂记(二)
作者:暂无 来源:酿酒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葡萄酒  本草纲目  李时珍  屠苏酒  黄酒  山葡萄  白酒  王安石诗  格瓦斯  春节 
描述:了。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有屠苏酒的酒方:“此华佗方也,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
“春”字的秘密
作者:五三 SRAHOT  来源:世界儿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秘密  甲骨文  太阳  联系  王安石  树木  孟浩然  春节  北回归线  种子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