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3)
报纸(16)
图书(6)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9)
地方文献 (4)
红色文化 (3)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7)
2011(5)
2008(18)
2006(4)
2003(3)
1984(2)
1983(4)
1980(3)
1975(2)
1959(2)
按来源分组
书品(3)
中国戏剧(2)
文学遗产(2)
兰台世界(2)
赣图通讯(2)
齐鲁学刊(1)
群文天地(1)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中国文化研究(1)
创造(1)
从香港海员罢工到广州起义:陈郁同志早期在广东的革命活动
作者:陈慧道 吴然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陈郁同志是工人阶级的优秀分子,是我党从事工人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在早期工人运动中,他亲身参加了香港海员罢工、省港罢工和广州起义,又是广州起义的领导者之一。他为我们党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艰苦奋斗了几十年
老子《道德经》中“礼”之探微:兼及早期周孔之礼比较
作者:许彦龙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  孔子  周礼  道德  仁义  《道德经》 
描述:非指向同一层面,但内在精神具有一致性;二者都对周礼进行了批判性改造。
早期儒家与人类中心主义环境哲学的对话
作者:庄庆信  来源:哲学与文化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环境哲学  早期儒家  环境伦理  伦理原则    天人合德  价值陶成 
描述:型态出现。由於此中西两种思想十分类似,本研究将考查两者之间到底有何异同? 彼此能否透过对话而更为成长?为现代中国人什麽样的环境哲学比较合适?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早期儒家的环境伦理、环境伦理基础、环境
黄松有著作获选钱端升法学奖
作者:暂无 来源:鲁中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晨报讯 5日上午,被公认为最具权威性的法学研究奖项——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在人民大会堂颁奖。其中,10月被“双规”的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凭借《司法解释权: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获得三等奖。
黄松有著作获钱端升法学奖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6日上午,被公认为最具权威性的法学研究奖项———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在人民大会堂颁奖。记者在公示名单中发现,10月被“双规”的最高人民法院前副院长黄松有凭借《司法解释权: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获得三等奖。 “双规”前即入选奖项 钱端升奖是我国法学界首个以个人名义设立的全国性奖项,已被国家认定为与
黄松有著作获最具权威法学奖
作者:暂无 来源:宿迁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昨日上午,被公认为最具权威性的法学研究奖项———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在人民大会堂颁奖。记者在公示名单中发现,10月被“双规”的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凭借《司法解释权: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获得三等奖。 双规前即入选奖项 钱端升奖是我国法学界首个以个人名义设立的全国性奖项,已被国家认定为与霍英
黄松有著作获奖-其被双规前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6日上午,被公认为最具权威性的法学研究奖项——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在人民大会堂颁奖。记者在公示名单中发现,10月被“双规”的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凭借《司法解释权: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获得三等奖。 据报道,黄松有主要涉及以权谋私、严重经济问题和生活腐化,他是建国以来因涉嫌贪腐被调查
黄松有著作获奖 被双规前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主办方表示获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昨日上午,被公认为最具权威性的法学研究奖项———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在人民大会堂颁奖。记者在公示名单中发现,10月被“双规”的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凭借《司法解释权: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获得三等奖。 双规前即入选奖项 钱端升奖是我国法学界首个以个人名义设立的全国性奖项,已
北宋唯物主义思想家李觏的著作整理出版
作者:仲泽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北宋唯物主义思想家李觏的著作整理出版 李觏是北宋中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是范仲淹所领导的“庆历新政”的积极拥护者。他的著作在当时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著作中所提出的功利观成为后来陈亮、叶适功利思想
一部平实求真的李清照研究著作——评《李清照诗词评注》
作者:房龄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研究  词评  豪放派  易安体  宋词  李清照词  晏几道  宋代词  婉约派  晏殊 
描述: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是我国宋代词坛上的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女词人。以她和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等为代表的婉约派,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一道,将宋词推到一个极高的境界,使之成为能与唐诗媲美的“一代之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