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跋涉者李觏:青峰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跋涉者李觏从山中踉跄奔出,尽管历经一千年的漫长时空,却仍然能够听到他铿锵的足音。 在山峦起伏的资溪县金水湾李觏公园,凝视着一袭灰布衫、手握书卷的李觏塑像;聆听着中学生年轻的声音朗诵着李觏的诗篇,诞辰一千周年的李觏,好似从碧绿的群山之中缓缓走来。在资溪县举办的李觏学术研讨会上,听着专家们的发言,浏览着
景元:兵马俑不是秦始皇的
作者:张雄  来源:新世纪周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景元  秦始皇陵  秦兵马俑  阿房宫  秦俑  俑坑  陵墓  陶俑  法家人物  博物馆 
描述:定是秦始
自明辨治中风病的经验
作者:蔡秀珠 秦玉龙  来源:天津中医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风  临床经验  自明  妇人大全良方 
描述: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中以中风为主证的医方及部分医案进行分析,归纳为中风伤寒宜调理荣卫、偏虚受风宜养血祛风、热甚生风宜清热熄风、肝风鸱张宜平肝熄风、痰浊蒙蔽宜涤痰开窍、寒中于里宜温中祛寒,对现今
书中自有黄金屋 贤文字中财
作者:周涧  来源:公关世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万历年间  为人处世  增广  牡丹亭  民间  流传  韵文  表述  书名 
描述: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
汤显祖的“七免”:――汤显祖的《诀世语七首》
作者:杨友祥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汤显祖诗文集》卷十六中有一篇题为《诀世语七首》的诗。诗中,汤显祖吹响了破除丧葬陋俗的号角。简要地说,汤翁的丧葬观是摈弃繁文缛礼,节俭办丧事,具体说来就是要后辈做到“七免”。 一是免代哭。汤显祖在这首诗的小序中认为,儿女孝敬,当然会对长者逝去而痛哭流泪,这是性情中应有之事,他反对的是请人代哭的
动机与选择 《紫钗记》排演
作者:郭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排演  上海昆剧团    “临川四梦”  汤显祖  “梦”  艺术家 
描述:排演《紫钗记》的初衷,源于做全汤显祖临川四梦的构想,这也是上海昆剧团一个多年的梦。被誉为第一流剧团、第一流演员、第一流剧目、第一流演出的上昆,如今如何再度通过动作予以印
同是“独坐” 心境有别:三首咏孤独诗
作者:谢圣婷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孤独者  心境  表现手法    王维诗  秋瑾  真理  情感世界  人生体验  现实性 
描述:作为现代生活中几种意义的体验之一,孤独是有其现实性和深刻意味的。在孤独中,人们反躬自省,直面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以前长期不甚明了的真理现在却变得一目了然了;以往对事物的谬见如今也清楚地现出原形。
用形象和画面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王英改革开放见闻组诗《大
作者:吴闻章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形象  画面  改革开放  表达思想  感情  大别山  组诗  见闻 
描述:文学创作的根本任务,是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和描述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通过艺术形象和生活画面,来表达、寄托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艺术形象越典型,生活画面越丰富,则感染力越强,作者寄托的情感和
主动的感伤:晏殊伤时之词
作者:林绿峯  来源:青年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感伤  感伤 
描述:作者的心理,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并思考。
點評:中芭《牡丹亭》與觀眾能對上甚麼話?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文:周凡夫 負責美術設計和燈光設計的德國舞台設計師導演西蒙.米夏埃爾(Michael Simon)在演出場刊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對我來說,舞台元素的特性和舞者身體的關係非常重要。總應有一種相互交融的可能性,這樣,佈景就不是一個背景而是舞者的舞伴,我追求的理想是物體與舞者之間視覺的對話。」(見場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