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64)
期刊文章(182)
学位论文(6)
图书(3)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2)
才乡教育 (61)
非遗保护 (56)
地方文献 (36)
文化溯源 (30)
地方风物 (22)
宗教集要 (12)
红色文化 (8)
按年份分组
2014(105)
2012(39)
2011(46)
2010(37)
2008(30)
2006(18)
2005(21)
2003(5)
1999(6)
1965(1)
按来源分组
临川晚报(90)
江西日报(21)
其它(15)
戏剧文学(3)
上海文化出版社(1)
方言(1)
芒种(1)
黑龙江科技信息(1)
四川戏剧(1)
戏剧之家(1)
临川版采茶戏《牡丹亭》
作者:黄文锡  来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戏剧大师汤显祖的故乡临川是江西抚州市,去年10月,正值他诞生460周年之际,第一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在当地隆重揭幕,首场演出便是"临川版采茶戏"《牡
microtec购买多台科利登Sapphire D-10测
作者:暂无 来源:半导体技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测试系统  购买  渗透力  测试实验室  市场  有限公司  混合信号    视频  数字和  多媒体 
描述:科利登系统有限公司宣布:欧洲领先的独立专业测试实验室microtec GmbH,购买了多台Sapphire^TM WD-10测试系统。该测试实验室将使用这些业界领先的测试系统来测试多媒体/视频数字
秋江雁影临川梦 游子归宗费踅旋(续)——汤显祖家族南迁客
作者:于永旗 李剑军  来源:池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悦  汤静  流离伏匿  抚州  苏州 
描述:所(吴越国),国亡遂留钱塘不归"的汤静;作出蠡测:汤静因吴越王钱弘俶惧怕收留江南旧臣而开罪于赵宋,不得不流寓苏州,在嫉恨殷汤家族的樊知古(若水)成为宋朝江南转运使以后,再辗转"流离伏匿"抚州,时值
切变例说略
作者:范新干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借字  郑注  《集韵》  经典释文  言语意义  释义  产生原因   
描述:切变例说略
李轨注考
作者:简启贤  来源: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韵    庄子  郭璞  经典释文  集韵  周礼  郭象  世说新语  上古音 
描述: 李轨,《晋书》无传,《经典释文·序录》说他“字弘范,江夏人,东晋祠部郎中,都亭侯。”《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中兴书》说他:“字弘范,江夏人,仕至尚书郎。”他的生卒年不详,吴承仕先生分析为咸康(公元335—343)以后人。(《经籍旧音序录》页42)晋代的江夏郡,治
论王安石诗歌中的“唐
作者:郑陶凌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复归 
描述:论王安石诗歌中的“唐
论王安石诗歌中的“唐
作者:郑陶凌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复归 
描述:王安石诗歌创作深受唐诗影响,他前期参政时所作的咏政咏史诗和晚年退隐时所作的绝句,都体现了对唐诗的继承和摹仿。尤其是晚年的荆公绝句,在复归唐的努力中达到了他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江西戏剧与汤显祖
作者:安葵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戏剧创作  戏剧家  积极浪漫主义  《南柯记》  学术研讨活动  采茶戏  社会矛盾  心理观察 
描述:近年来,江西的戏剧创作取得 显著成就。赣剧《荆钗记》、采茶戏《山 歌情》、《榨油坊风情》等先后获文华大 奖。京剧《贵人遗香》、《长剑魂》、采茶 戏《木乡长》、话剧《古井巷》等也都有 较大影响
鹤凌长空 名遐绩永——纪念石凌鹤同志诞辰100周年
作者:刘云 西林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省  采茶戏  新中国  汤显祖  创作  戏剧家  文艺事业  诞辰  话剧  纪念 
描述:石凌鹤(1906—1995年),原名石联学,笔名凌鹤。我国著名戏剧家、电影评论家、诗人、作家,新中国成立后江西新文艺事业的拓荒者、奠基人之一。今年6月20日,是石凌鹤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日,让我们共同缅怀他,共同记住他不朽的名字。
扬花
作者:浇洁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花  临川四梦  汤显祖  二胡  家乡  中国戏剧史  发现美  认识  状态  采茶戏 
描述:一我是在春天认识它的。一畦畦的油菜花似飞雪,满打满算地把天扯得风飞乱舞,人醺得脚跟底都要绽出花来。我沉浸于宁静的岁月,不经意间遇上它。是不是一个人只有在宁静的状态下才能发现美的事物?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