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0)
报纸(20)
学位论文(9)
会议论文(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9)
地方文献 (1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
2012(10)
2010(3)
2009(8)
2006(5)
2002(4)
1998(5)
1997(3)
1991(2)
196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
艺苑(1)
青少年书法(1)
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1)
新课程.教师(1)
书城杂志(1)
南风窗(1)
艺术百家(1)
文学遗产(1)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王安石的阅读批评与文学政治观
作者:阮忠  来源: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阅读批评  阅读批评  文学政治观  文学政治观 
描述:在北宋文坛上,王安石的阅读批评体现在诸子著述上,他识同辨异,表现了纳诸子之学入儒的思想立场。同时,他的性情合一说落脚点在经术,而不是文学的“性情”。这都影响到他为文应当补世、适用的文学政治观。
古代戏曲理论与批评“趣”论发微
作者:吴新苗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论与批评  古代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  汤显祖全集  王骥德  戏曲文学  创作主体  艺术风格  祁彪佳  戏曲创作 
描述:明末清初戏曲家黄周星论述"制曲之诀"、"论曲之妙"云: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而已。论曲之妙无他,不过三字而尽之,曰"能感人"而已。感人者,喜则欲歌、欲舞,悲则欲泣、欲诉,怒则欲杀、欲割:生趣勃勃,生气凛凛之谓也。……制曲之诀,虽尽于
文化墙诗句出错引起读者批评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读者批评  诗句  《新民晚报》  镇江市  行政中心  市政府  王安石 
描述:“ruyu”的网友说,星期天他带小孩到镇江市行政中心旁
宋人注宋诗的典故注释与批评
作者:何泽棠 吴晓蔓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次公  黄庭坚  注释  宋诗  典故  苏轼  王安石  创作方法  宋人  江西诗派 
描述:宋代是古代诗歌注释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涌现了众多诗歌笺注本,除注释杜甫、李白、陶潜等前代诗人的作品外,还出现了"宋人注宋诗"这一值得关注的现象,重要的作品有任渊《山谷内集诗注》、《后山诗注》、题名王十
创造性的批评也应是带着镣铐的舞蹈——谈观念层次上的影视批评
作者:蒋丰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观念层次  创造性  舞蹈  中国影视  影视作品  张艺谋  镣铐  批评家们  自我观照  评论 
描述:当前中国影视批评普遍存在自说自话的“无效性”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批评家们沉醉于独语式的自我观照,没有建立对影像及文本综合分析基础上的科学价值判断
创造性的批评也应是带着镣铐的舞蹈:谈观念层次上的影视批评
作者:蒋丰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影视批评  创造性  批评对象  批评深度 
描述:创造性的批评也应是带着镣铐的舞蹈:谈观念层次上的影视批评
创造性的批评也应是带着镣铐的舞蹈:谈观念层次上的影视批评
作者:蒋丰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电影 电视艺术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创造性的批评也应是带着镣铐的舞蹈:谈观念层次上的影视批评
一边是“美翻了”的惊叹,一边是“亵渎传统”的批评史张版《牡
作者:李峥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李峥  上周以来,“史张版”昆曲《2012牡丹亭》无疑是戏曲行里的焦点话题。随着媒体报道的不断深入,《2012牡丹亭》已不仅仅是在艺术创新上饱受争议,所有名人对该剧的评论都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甚至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昆曲艺术理论的大讨论。 恐怕史依弘也未曾料到,《2012牡丹亭》的创排演出
[批评/回应]大修后的消法应是“苏珊大妈”版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批评/回应]大修后的消法应是“苏珊大妈”版
[批评/回应]检察机关本应是公益诉讼最佳主体 ———回
作者:志灵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批评/回应]检察机关本应是公益诉讼最佳主体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