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双向剪切--晋北张性构造区形成演化的一种模式
作者:申旭辉 汪一鹏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剪切构造  燕山地堑系。 
描述:晋北张性区的形成,是山西构造带与燕山构造带共同作用的结果。山西断陷带的右旋剪切与燕山构造带的左旋剪切即双向剪切作用,在其交汇处即晋北构造区造成了局部的引张应力场,并最终控制了晋北区的形成和发展。
试论不同力学性质的断裂构造的富水部位及富水性
作者:李德荣 杨书安  来源:地质科学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水性  压性断裂  断裂构造  张性断裂  角砾岩  张扭性断裂  力学性质  下盘  压扭性断裂  岩溶化 
描述:评价、解决水文地质及工程地
略论拉张性“花状”构造成因
作者:许浚远 张凌云  来源:新疆石油地质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拉张构造  压实作用  地层压力 
描述:拉张性“花状”构造可以分为对称性,非对称性和复合的三种亚样式,它们虽然在许多几何特征上与负花状构过类似,但成因却有本质的不同,其各级别断层是依次发育的,亚样式类型取决于断层形态,断层形态受沉积压实
晋北张性区盆岭构造及其形成的力学机制
作者:徐锡伟 邓起东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盆岭构造  力学机制  边界断裂  掀斜运动  剪切带  河流阶地  右旋剪切  晋北  差异运动  盆地 
描述:的特点,引进了与上述特征相一致的“水平扭转式掀斜”的概念。从其形成的力学机制来看,包括系舟山、五台山、恒山以及蔚县盆地南北两侧等断块在内的晋北张性区各断块由西向东发展的水平扭转式掀斜所组成的盆岭构造
河北金厂峪金矿的控矿构造
作者:王林祥  来源: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含金石英脉  金厂峪金矿  控矿构造  扭性节理  片理  新华夏系  张性节理  北北东  扭性断裂  压性断层 
描述: 河北迁西金厂峪含金石英脉出露在前寒武系变质岩中。矿区内,轴向北北东复式背斜和它伴生的不同方向、不同力学性质的断裂发育,它们归属新华夏系。含金石英脉矿带是由脉带组成,沿压(扭)性断层破碎带呈北北东向展布。
凝胶沉淀反应是研究分枝杆菌抗原构造的方法
作者:暂无 来源:医学文摘(第六分册 结核病与呼吸系病) 年份:196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凝胶沉淀反应是研究分枝杆菌抗原构造的方法
台北凹陷反转构造特征与油气关系浅析
作者:罗权生  来源:石油勘探与开发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北凹陷  正断层  构造特征  油气聚集  张性盆地  正反转构造 
描述:区域应力场的演变息息相关。构造反转期始于中、晓燕山运动时期,与凹陷内主力烃源岩(水西沟群油源岩)的排烃期匹配良好。燕山运动中、晚期始形成的二级构造带,多数具有正反转构造特征,对油气的聚集起着控制作用。
松辽盆地德惠凹陷局部构造成因与油气分布
作者:云金表 刘灵芝 姜贵周 罗笃清 李玉喜  来源: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德惠凹陷  局部构造  张性构造  构造转换带  扭性断层  油气藏 
描述:构造转换带导致的长期隆起是形成基底岩性气藏与披覆构造油气藏的有利条件,晚期扭动构造的发育是西侧断凸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扭动背斜、压性断层下盘及次级正断层控制的滑陷背斜是该区次生断层-岩性油气藏
凯里虎庄背斜的构造特征及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作者:何丰胜 杜定全  来源: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凯里虎庄  构造  构造圈闭  张性构造 
描述:凯里虎庄背斜具有独特的构造特征:即①在剖面上的不均匀性,从地表向下具有不同的构造层次,它们属于不同构造期的产物。②由于北东向的鱼洞—樟木树断层为晚古生代的同沉积断层,控制了断层两盘志留系的剥蚀和泥盆
闽西北中生代多金属矿脉的形成机制及其构造意义
作者:单业勇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多金属矿脉  张性成因  应力场  形成机制 
描述:闽西北中-高温多金属矿脉集中分布在燕山早期似斑状花岗侵入体的接触带及其附近,属于张裂成因,总体上具有高倾角和NE-NEE向走向.矿脉是含矿热液与地应力共同作用于岩石的产物,很可能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