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35)
报纸(1340)
学位论文(102)
图书(87)
会议论文(4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96)
地方文献 (346)
非遗保护 (17)
红色文化 (16)
宗教集要 (16)
文化溯源 (14)
地方风物 (3)
按年份分组
2013(284)
2012(537)
2011(423)
2010(311)
2007(207)
2004(115)
2001(80)
1985(40)
1982(54)
按来源分组
光明日报(7)
江淮论坛(5)
中华文史论丛(4)
社区(2)
寻根(2)
市场周刊(1)
收藏投资导刊(1)
华北电业(1)
中国企业家(1)
戏剧界(1)
声韵随想录
作者:郭启宏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双声叠韵  声韵之美  汉字  汤显祖  书写符号  偏旁部首  汉语  大境界  夜郎  主体结构 
描述:翁对韵》,曾生发出朦胧的求索欲。为什么朝夕、寒暑、强弱、清浊、疏蜜、多少、先后、肥瘦、歌舞、词赋、声色、忧喜、勤懒等等对偶字恰好一平一仄?为什么双音或多音的词或词组,譬如晨
永远的心痛
作者:姜夔  来源:教书育人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林外史》  柳宗元  范仲淹  青年时代  莎士比亚  吴敬梓  汤显祖  虾子  学报主编  大意是说 
描述:每个人都可能会经历痛心的事,而我青年时代的一段经历让良心永远受责。 那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和邻居的哥儿们都在院子的村荫下复习功课。被贬值多年的知识象出土的珍珠般被人们重新珍视,所有蒙上灰垢、纸页发霉的书籍都被人们当成了宝贝疙瘩。考生们又重新热衷于认识柳宗元、范仲淹,认识X+Y和点、线、面
两个梦幻的爱情世界——论《仲夏夜之梦》与《牡丹亭》中梦幻与
作者:李聂海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仲夏夜之梦  爱情世界  真与幻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梦幻世界  矛盾关系  人生如梦  非理性 
描述:两个梦幻的爱情世界——论《仲夏夜之梦》与《牡丹亭》中梦幻与
澳门的五大文化名人
作者:甘玉梅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大文化  澳门  汤显祖  《邯郸记》  《南柯记》  《翁山诗外》  岭南三大家  《海国图志》  《盛世危言》 
描述:汤显祖(1550—1616)明代剧作家。著有《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等,其中《牡丹亭》最为出名。汤显祖在澳门生活多年,其《牡丹亭》“谒要”一句中描写多宝寺的情景,反映了他对澳门圣保禄教堂
“一介之王”顾志成
作者:张允和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纪念册  柳梦梅  演出  汤显祖  牡丹亭  表演  元和  杜丽娘  编者 
描述:姐夫顾传玠90冥寿,大姐(元和)编一本纪念册,我写‘一介之王’为题纪念他。
忆高宇老师
作者:匡明中  来源:艺海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中国戏曲  导演  汤显祖  戏曲界  戏剧理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常德市  关汉卿  湖南 
描述:,问我出了什么事,我告诉
论杜丽娘的爱情观
作者:叶树发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爱情观  牡丹亭  汤显祖  爱情故事  中国古代文学史  林黛玉  崔莺莺  程朱理学  人性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其中的杰作之一。
《牡丹亭》时空结构析论
作者:姜姈妹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柳梦梅  牡丹亭  汤显祖  时空结构  虚与实  戏剧结构  空间结构  戏曲研究  析论 
描述:一空间结构——虚实之配合我们主要从虚与实两个方面观察《牡丹亭》的空间结构。这里的虚指的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梦、梦中梦、鬼魂、冥界里的18层地狱等虚幻事物。为弄清这个虚、实公式,我们先从《牡丹亭》的两个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人手探讨一下。因为柳梦梅是现实中的人物,代
“汤海若批评”曲本考
作者:朱万曙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批评内容  评点本  异梦  戏曲研究  评点者  陈继儒  戏曲  上海图书馆  眉批 
描述:明代刊刻的署名汤显祖批评的曲本有十种以上。这些评点本因为汤显祖戏曲家身份,后世一些相关的论著常常对此有所讨论。但是,这些曲本哪些是有价值的本子?哪些是书商抄袭的本子?汤评的真实性
邺候枕中亲说法 玉茗堂前邯郸梦——汤显祖《邯郸记》故事来
作者:吴建军  来源: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汤显祖《邯郸记》的故事来源改编,经过专家学者的考证研究,大多认为出自:六朝“焦湖庙祝”的仙枕传说;唐人小说的《枕中记》;元曲马致远的《邯郸道省悟黄梁梦》。但有关唐人小说《枕中记》的改编,仍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