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
作者:杜殿坤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习活动 学生 主要问题 主体作用 组织者 教师 中小学教学 命令者 创造性 执行者
-
描述:教师应是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命令者”,学生只是单纯的被动的“执行者”。这样做,学生根本谈不上什么创造性。因为,这是强迫
-
学生应是同伴作文的忠实读者
-
作者:蒋晓东 来源:阅读与鉴赏(教研)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 学生 读者 《语文课程标准》 开发和利用 语文教师 忠实 同伴
-
描述: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第二条对教师课程开发和利用提出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
-
学生应是大学教育改革竹突破口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教育改革 学生 《中国青年报》 教育的本质 2009年 竹 市场人 考试
-
描述:王海越在2009年5月25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提出,以学生作为大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其实就要回归教育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关注,而不是塑造工具人、市场人、考试人。
-
“研究性学习”应是学生的学习方式
-
作者:石维香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学习方式 学生 教育思想 定性 自然主义 思考 新知识 启蒙思想家 儿童
-
描述:"研究性学习"只有定性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才会更科学、准确。一、历史的追溯——"研究性学习"源于对学习方式的思考1."研究性学习"作为"舶来品"——它源于对学习方式的思考(1)"研究性学习"从卢梭提出
-
“比访”工作的落脚点应是服务学生
-
作者:涂玉文 涂顺 胡雄文 来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务学 教学效果 学生 校本培训 教师专业素质 校本教研 工作开展 湖北省 钻研教材 教学水平
-
描述:自湖北省教育厅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以下简称"比访")工作以来,广大教师纷纷投入"比访"工作的浪潮,以校本教研为平台,以校本培训为载体,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立足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全面细致
-
每个学生都应是教师手心里的宝
-
作者:陈美 来源:红蕾(教育文摘)(下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技能大赛 影视制作 职业院校 种子检测 数控铣床 心理素质
-
描述:谁说奇迹足尖子生的专利?我们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场看到:影视制作、种子检测、模型建造、数控铣床、工程算量……选手们个个自信沉稳,步步为营,机智灵活,体现了训练有素的高超技能和处变不惊、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
-
教师应是学生与教材交流的中介
-
作者:丁昌萍 来源:科学咨询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介作用 学生 教师 英语学习 交流 教材 实际教学 语法
-
描述:)应在运用中、在篇章阅读中由教师去引起,让学生有规律地不断体会,进行自我总结;再由老师简要归纳,最后为他们所掌握。如在定语从句的教学中,我先从形容词修饰名词入手,然后教学生去收集相当于形容词的句子
-
漫谈象山心学的创立过程——读书笔记
-
作者:张昌琪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立过程 陆象山 心学 “本心” 白鹿洞书院 伦理道德 修养方法 “求放心” 心即理 “心”
-
描述:漫谈象山心学的创立过程———读书笔记□张昌琪陆象山是南宋时期的大理学家,与朱熹对垒而立,独树一帜,创立心学。他是一个富有独创精神的儒者,从小读书便与众不同。自谓“讲习岂无乐,钻磨未有涯,书非贵口诵
-
发生张性扩容各向异性过程的原因
-
作者:暂无 来源:国外地震科技情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发生张性扩容各向异性过程的原因
-
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
-
作者:扎西 来源:西藏统一战线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教 工作 喇嘛教 社会主义社会 西藏自治区
-
描述: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