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词宛转递相传——唐宋诗词散论之三
-
作者:马国强 来源: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诗词 递相 点化艺术 刘禹锡 散论 诗词创作 唐宋文学 文化传统 晏几道 唐诗宋词
-
描述:任何文艺家都不能回避前人的已有成就而随心所欲地标新立异;相反地,他们倒是无例外地受到文化传统的浸渍、熏陶和启迪,需要从优秀遗产中汲取营养,才能有所创新。唐宋文学家的诗词创作实践为这一规律提供了不可胜数的生动例证。这里借用中唐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为题,对唐诗宋词的点化艺术继续加以论述。
-
王安石变法散论——兼与顾全芳同志商榷
-
作者:林正根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变法散论——兼与顾全芳同志商榷
-
是辛散而升,还是温经通阳?——对桂枝功效的探讨
-
作者:王正公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枝汤 作用 温经通阳 发汗解表 黄宫绣 神农本草经 功效 叶天士 伤寒论 祖国医学
-
描述:主的药,都具有辛散之性,因而有的方书论述桂枝的性能,就说具有升散作用.如黄宫绣《本草求真》说:"桂枝系肉桂枝梢,其体轻,其味辛,其色赤,有升无降".叶天士《本草经解》也说:"桂枝气温,味辛无毒,气味
-
让议论散发着诗的芳香:谈谈议论文中的诗意
-
作者:王夫成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议论文 文化底蕴 话题作文 古典诗歌 小标题 王安石 人文氛围 情感 考生 巧妙运用
-
描述:议论文讲究以理服人,但一味地板着面孔说教,必然枯燥乏味令人厌倦。而古典诗歌中为人传诵的经典语句,有着丰富的情感元素与厚重的文化底蕴,写议论文时若能巧妙运用,必能一扫沉闷和干瘪,显得文采飞扬、趣味盎然,营造出浓浓的人文氛围和书卷气息,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
从“喜聚不喜散”看晏几道的爱情观
-
作者:周燕宁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聚散 痴情
-
描述:关于晏几道的爱情观前人论述颇多,本文则试图从晏几道“喜聚不喜散”的生活态度出发,阐述晏几道与众多歌儿舞女的悲欢离合,以此看待晏几道对于爱情的执着与真诚。
-
王烈教授关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证治经验
-
作者:冯晓纯 孙丽平 许兵 王艳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1首创哮咳病名咳嗽为小儿之常证。然而,临床有一种咳,久治不愈,历时月余难解,其咳多反复、阵发、顽固,早晚咳重,无痰或少痰,查体无明显体征者在咳证中所占比例绝非少数。中、西医医家均以咳而治,其效不显。
-
王烈教授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的经验
-
作者:原晓风 李立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王烈教授从事教学、临床40余载,经验丰富。尤善治疑难杂症,对小儿哮喘病的治疗,匠心独运,疗效显著。今有幸随师学习,所见哮喘病儿近千人,而对哮作频频,痛苦不堪者更是药到哮平,独具特色,兹介绍如下。
-
王烈教授治疗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验案
-
作者:孙丽平 王延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患儿,男,7岁。因反复咳嗽、喘促、喉中哮鸣4年,加重3天,于2005年1月10日初诊。患儿幼时起易感冒,鼻塞,晨起每因着凉即出现喷嚏、流涕。4年前因感受风寒后出现咳嗽,开始为干咳无痰,2天后出现喘促,喉中哮鸣,并且伴有喷嚏
-
王烈教授治疗小儿咳嗽验案
-
作者:孙丽平 冯晓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患儿尹某,女,15个月。因咳嗽3天,于2004年3月7目初诊,于诊前3天着凉后出现阵发性咳嗽,夜晚及早晨加重,痰少,并且伴有鼻塞流清涕,无发热,家长给予口服感冒药及止咳药2天,鼻塞症状有所减轻,仍流清涕,但咳嗽加重,痰逐渐
-
大医“小儿王” 记导师王烈教授
-
作者:孙丽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王烈,吉林省中医终身教授,长春资深名医,国家确定的一、二、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全国儿科唯一获此殊荣)。长春中医药大学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