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盗梦空间》说起:比较中西“叙梦文学”的叙事差异
-
作者:吕学琴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诺兰 叙梦 差异性
-
描述:义,使得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
戏曲服装造型设计的审美意识
-
作者:张艺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装造型设计 服装设计 审美意识 人物形象 传统戏曲 观众 审美价值 人物性格 中国戏曲 《牡丹亭》
-
描述:戏曲服装造型设计的审美意识张艺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戏曲服装也经过漫长的岁月成为国之瑰宝,并且大放异彩。这一切都是由于许许多多的服装设计者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注入新的审美意识,使其艺术生命充满活力
-
明代的翻案剧及其审美风尚述论
-
作者:王良成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案剧 审美风尚 《焚香记》 《紫钗记》
-
描述:继《西厢记》、《琵琶记》之后,明代也产生了《焚香记》与《紫钗记》等著名翻案剧。与《西厢记》、《琵琶记》言情、教化等主旨不同,明代翻案剧的发生、发展则与参与者对戏剧这种文体的审美期待息息相关
-
《牡丹亭》情梦相映的审美诉求
-
作者:刘云霞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梦 相映 审美诉求 生命感悟
-
描述:,形成作者特有的审美诉求,表现作者特有的生命感悟意蕴。[著者文摘]
-
陆象山心学美学本体论:本心与审美
-
作者:王煦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美学 心学美学 直觉体验 直觉体验 当即显现 当即显现 内在超越 内在超越
-
描述:在象山处,美的本体即本心,本心的显现就是美;审美乃对本心之美的体认,本心之美就在体验中澄湛,并将一切皆在人生活动中"落座",以人生境界为指归。其理论旨意和最高理想追求,即引人进入"自在自得"与天地
-
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
-
作者:修海林 李吉提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欣赏 中国 高等学校 教材 音乐史 中国 高等学校 教材
-
描述: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
-
“最丑雕塑”评选本应是一次审美教育
-
作者:刘昌海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最丑雕塑”评选本应是一次审美教育
-
浅论王安石的诗歌审美心理及其嬗变
-
作者:刘文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歌 审美心理 意象 艺术思维
-
描述:审美心理是属于文艺心理学的范畴,它与作家的艺术创作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王安石作为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伟大诗人,其诗歌艺术创作的发展变化凸现出其审美心理及其嬗变,这一点鲜明地表现在王安石对审美意象选择
-
汤显祖尺牍的思想内涵与审美价值
-
作者:张啸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尺牍 思想内涵 审美价值 吏部 万历 诸言 张居正 戏曲创作 文集
-
描述:思沉。材无所不觉,法无所不比。远播于廖廓,精入于毫芒。极才情之滔荡,而禀于鸿裁,收古今之精英,而镕以独至。”看来是主要指他的散文作品而言,在这方面也有独特的贡献。他是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文风的重要人物之一,为公安派的先驱。清初陈石麟《玉茗
-
晚明审美思潮和散文美学
-
作者:吴文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美 审美范畴 袁宏道 “趣” 晚明散文 美学 “真” “性灵说” 唐宋散文 汤显祖
-
描述:明代中叶以后至晚明,和社会结构同步变迁的是,人的心理和审美心理结构。共同的审美心理和意识的汇合,遂形成为特殊的群体意识——审美思潮。晚明的审美思潮的有机表现方式存在于理论和作品中间。诚然,小说、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