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古风新义:刘绍刚篆刻艺术的理性与浪漫
作者:王京涛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篆刻艺术  古文字  艺术家  简牍帛书  赵之谦  四大家  书法篆刻  艺术流派  学术  学者型 
描述:从晚清篆刻四大家中的赵之谦、黄牧甫,到近代的乔大壮、当代的蒋维崧,再到刘绍刚,一直延续着学者型艺术流派的精神。这派印风根植于传统,除了在艺术上追求古朴、含蓄、文雅的风格外,还讲求以古文字入印,用古老的字形、笔意诠释一个学者对篆刻艺术的理解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读《于丹·游园惊梦》
作者:袁爱国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园林  游园  汤显祖  文化大餐  经典  艺术审美  名字  学术  杜丽娘 
描述:当于丹这个名字与游园惊梦的戏名联系在一起,我们不禁会私下揣度,学术超女这回借助汤显祖的这出经典剧作,又要为国人献上怎样的文化大餐?怀疑多于钦佩,一大半是因为于丹这个名字所具有的浓烈商业气息影
琴声一曲 挑动青春:《琴挑》的艺术个性
作者:岳美缇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琴声  艺术个性  《玉簪记》  昆曲艺术  代表人物  艺术成就  传统戏 
描述:牡丹亭》,七年后他又排了青春版《玉簪记》。他对我说,在艺术成就上,《玉簪记》可与《牡丹亭》媲美。
从剧本改编看“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个性
作者:李娜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剧本改编  剧本改编  艺术个性  艺术个性 
描述:本文从剧本改编的层面探析了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性。
试论汤显祖爱情剧中所表现的个性解放思想
作者:邵之茜  来源: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觉醒  叛逆性格  个性解放  封建礼教 
描述:尖锐冲突,本文通过对作品的分析,着重论述了作者思想上,政治上的进步倾向和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
以情反理 追求个性解放——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至情”论
作者:韩彬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至情  至情  《牡丹亭》  《牡丹亭》  个性解放  个性解放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所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论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
真诚与个性的魅力——评王英琦的散文创作
作者:宋丹  来源:写作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散文创作  率真  女作家  游子  散文家  当代女性  自称  坦诚  读者 
描述:王英琦的散文世界,可以说是一个感情的世界。……她自由率真地将自己的怨、自己的爱、自己的恨、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人生的追求以及长期形成的内心欲望及创伤和屈辱,透过话语喷发出来。……她把自己的感情体验毫无遮掩地倾吐给读者,把读者视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心对心坦诚地讲,使读者为之动情。
布衣与学术:胡应麟与中国学术史研究
作者:王嘉川  来源:商务印书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胡应麟  人物研究  胡应麟  学术思想  研究 
描述:布衣与学术:胡应麟与中国学术史研究
王烈教授学术春秋
作者:李宏伟 安笑然 原晓风 李立新 冯晓纯 孙丽平 李静 庄玲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导师王烈教授,1930年生,辽宁省盖州市人。年轻时,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小儿科专业。1958年进入长春中医学院西学中班学习。1961年,业于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中医儿科学的教学、医疗和研究工作。
学术戏曲界纪念汤显祖诞辰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李文亭 实习生姜海丽)12月17日,纪念汤显祖诞辰4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昌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学术界和戏曲界110余名代表围绕“江西的汤显祖,世界的汤显祖”的主题进行深入研讨。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庄出席会议并讲话。 汤显祖是江西的骄傲,也是地方文化的名片。南昌大学举办此次全国性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