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叠加应是媒体融合的本质要求
作者:苍立新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媒体  新媒体  叠加效应  网络媒体  融合发展  受众  媒介融合  传播手段  信息传播  传播方式 
描述:交错织成的传媒大
测试应是过程依赖还是内容依赖
作者:丁静 刘湍丽 刘希平  来源:心理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测试效应  测验间隔  过程依赖  内容依赖 
描述:结果:间隔5分钟和2天时,没有出现测试效应;间隔1周时出现了测试效应。可见1周是本实验条件下测试效应比较敏感的时程条件。实验2的目的是考察测试应是过程依赖还是内容依赖。根据实验1的结果,选择1周时
《女科百全书》学术思想探析
作者:程志源 吴苏柳  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科百全书  龚居中  源流  校注妇人良方  学术思想 
描述:的准备等。[结论]《女科百全书》为辑录本,其书博采众长,作者学术观点鲜明,为中医妇科临床医学的发展以及生育保健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其所述生男生女、转女为男之法等理论应当摒弃。
心理学应是英语教学中的激活剂
作者:周美琴  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心理学  效应 
描述: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打基础阶段需要机械记忆的东西很多,加之遗忘现象,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和逃避的心理,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或半放弃或完全放弃了英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灵活使用一些心理学效应,以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惯性反转应是市场的偶然还是普遍规律
作者:翟爱梅 罗伟卿  来源:统计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惯性效应  反转效应  弹塑性模型  全样本  市场效率 
描述:本文不再仅仅对表现“最优”和“最差”的股票样本进行检验,转而对市场中全部的股票样本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对于探讨价格变动的内在规律性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证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分年度对弹塑性系数进行了估计,证实了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深入,证券市场逐步发展成熟,市场效率逐渐提高.
中国空调市场关键词:能、变频、农村-能:明年门槛应是3级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电子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中国空调市场关键词:能、变频、农村-能:明年门槛应是3级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昌帮四制香附指纹图谱相似评价
作者:胡志方 谢颖 胡律江 向竹枝 金鑫 赵晓娟 郭慧玲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昌帮炮制  建昌帮炮制  四制香附  四制香附  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相似  相似 
描述:甲醇30%~70%,10~35min:甲醇70%~100%);检测波长:250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评价。结果:l2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符号系统调适的的把握:从三个版本《牡丹亭
作者:何随贤  来源: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符号系统  符号系统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  排斥性  排斥性 
描述:留了昆曲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能为西方观众所接受。
对含油裂缝性花岗岩的裂缝开、润湿性和毛细性质的评价
作者:Tuan P.A.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海上油气田  裂缝性油气藏  基岩油气藏  花岗岩  张性裂缝  岩心分析数据  毛细管作用  润湿性  电阻率  渗透率  越南  裂缝几何学  裂缝  裂缝宽度  裂缝识别测井  储集层描述 
描述:。控制有效的过载压力,使裂缝开和岩样的渗透率发生变化,并使得在两种饱和状态下电阻率与渗透率之间具有良好的关系。研究了电阻率、渗透率相对于过载压力的滞后性。对比结果证明,用电阻率资料比用渗透率资料计算
晚清瑞安孙氏家学研究:从一个解观照晚清“经世”之学
作者:兰秋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永嘉学派  晚清瑞安  孙氏家学  《周礼》  经世致用 
描述:会巨变相互激荡中形成的孙氏家学,主要有礼学和方志学两个方面的内容。孙氏礼学以《周礼》为对象,方志学的研究重心在于以永嘉学术为主的温州地方志。孙氏家族的治学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治学门径是文字学、校勘学等考证方法,治学归旨是求“经世致用”。总的来看,孙氏家族治学立足于汉学考证,又汲取宋学大义,呈现汉宋兼采的特色,这既是永嘉学派流风所致,也显示了嘉道以降学术思想界调和汉宋的新动向,它表明嘉道以降纯汉学已退居次席,晚清学风也随之大变。 “经世致用”的需要凸显了学术的实用价值,推动晚清学者重新认识古学系统,同时也彰显了先秦诸子及西学的社会价值,孙诒让的《周礼政要》与《墨子间诂》是清末学术思想界这一变化的缩影。《周礼政要》大量引述了英、俄等国的近代资料,对清末内政提出了系统改革设计。晚清经学家通过汲取西学,转化经学资源,构建新的理论,表明传统“经世”之学适应时代潮流发生了重要变化,这推动了儒学形态的近代化与传统学术的转型。孙诒让治《墨子》意在对墨子用心笃厚、振世救敝的大义的推祟。清未经学家的思想多有差异,重视子学的经世价值则具有一致性。对诸子义理的推祟,反映了经学家在经学传统与现实需要的断层中寻求弥合的圆通之术。 由于对“经世”层面的凸显,清末学术重心呈现多元化趋势,士人治学从独尊儒经到多元并存,这是史所未见的学术格局大变。学术格局的多元化是传统学术转型的基本前提之一,汲取西学方法和观念则是改造、转化传统学术的必经之路。 晚清学术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近代文化的产生,并非完全由西学东渐所驱动,而是有其自身内在的渊源端绪,这就是“经世致用”。“经世”成为晚清学术发展的基本目标,从而也成为中国文化在近代推陈出新的内在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