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邦”和“国”的联系与区别
-
作者:李艳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联系与区别 成语 会意字 安定 和分量 周礼 词语 国家 诸侯 字形
-
描述:所管理的地方就叫"国"。从字形看,"国"是个会意字,起初就有"王都""首都"的意思。由此可见,早先在地域和分量上"邦"要大于"国"。像词语"邦客""邦家""邦
-
“大学士”不是学位
-
作者:钱国宏 来源:国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士 翰林学士 学位 中国古代 文渊阁 朝廷 宰相 周礼 出现在 官职
-
描述:学士,国子也。
-
酸溜溜
-
作者:赵文斌 来源:饮食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层面 周王室 孔子 林徽因 记载 唐太宗 周礼 中国古代 冰心 山西
-
描述:于酒和浆,这说明醋及醋的相关制品在帝王日常饮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
礼乐教化视野下的周代射礼探究
-
作者:杨兴英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射礼 周代社会 礼乐教化 周礼 文化内涵 礼仪 教育 主要形式 我国古代 礼乐文化
-
描述:的特点,同时其中也蕴含着与周代相关的
-
孔子闻《韶》考
-
作者:崔广庆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韶》乐 孔子 大司乐 吕氏春秋 “圣人” 山海经 周礼 《武》
-
描述:·古乐篇》)。至此之后《韶》便当作舜的代表乐而流传,它与黄帝之《云门》、《大卷》,《尧》之《大咸》,禹之《大夏》,商汤殸召
-
中华传统文化本原考略
-
作者:叶万松 李德方 来源:中国智库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 形成与发展 中庸 儒家思想 文献记载 和谐 礼乐制度 周礼 仰韶文化
-
描述:形态数千年来传承与发展的总体表现。
-
孔子与儒家学说
-
作者:邵小菊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思想 儒家学说 中华民族 西周王朝 礼乐 先王之道 儒家思想 鲁国 周礼 地方长官
-
描述:者。其思想长期影响到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知道孔子和他开创的儒家学说的思想
-
二儒发冢
-
作者:汪啸波 来源: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儒 诗经 无伤 庄子 译文 布施 原文 外物 周礼 东方
-
描述:口中珠!"(《庄子·外物》)译文:儒生一边念着《诗经》《周礼》,一边挖坟盗墓。在上面放哨的大
-
稽首·顿首
-
作者:佳墅 来源:中国钢笔书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稽首 左传 空首 周礼 死罪 皇帝 停留 臀部 西周金文 陛下
-
描述:拜,又称拜手。既跪而拱手于胸前,身体微曲,头俯垂于两手之上,与心平。因头不至于地,故《周礼》谓之"空首"。
-
西周时期我国档案管理制度的发展
-
作者:解利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档案管理制度 西周时期 文书档案 副本制度 西周王朝 金匮 管理机构 档案收集 周礼 相适应
-
描述:理最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