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北宋诗文革新理论的演变和发展
作者:于兴汉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文学理论  欧阳修  王安石  北宋时期  古文运动  持续性  文学创作  载道  短期内 
描述:、词,还有墓志文、史传文和杂文等。这种丰富多采的文学创怍和革新为理论上的建设提供了雄厚的实践基础。当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涉及面大,改革的难度也大,这就不是在某一阶段或短期内所能完成的,这样,在时间上就形成了阶段性和持续性,而每
九百年来王安石变法评议的演变和发展
作者:李华瑞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评议演变  理学  唯物史观 
描述:本文简述了自南宋迄今近九百年间,对王安石变法评议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并分南宋至晚清、20世纪前半叶和20世纪后半叶三个时期,分析其主流评议意见形成的原因及不同意见争论的特点。
晋语五台片入声调的演变
作者:沈明  来源:方言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晋语五台片  入声调  入声儿化连调  入声舒化 
描述:单字调舒入调型对应关系一致,归调值相同或相近的舒声调;不一致的则是把入声儿化连调及舒化同阳平当作规则,按类归阳平。
晋东南晋语入声调的演变
作者:沈明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晋东南晋语  入声调类的合并  入声舒化的方式 
描述:书上或跟着新事物学来的。入声舒化的方式是喉塞尾[]消失,短调拉长,甲类入声字和部分乙类入声字舒化后一律归到调值相同或相近的舒声调,即按调值舒化,属于方言自身的演变。还有少部分乙类入声字按官话方言
晋城方言百年来入声韵的演变
作者:原慧艳  来源: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晋城方言  入声韵  舒化  舒入两读 
描述:文章采用历史比较法和实地调查法,对晋城方言百年来入声韵的演变作了分析,可以看出晋城方言入声韵顺应着入声舒化这一汉语语音历史演变的总趋势。经过百年的演变,有一些入声字读为舒声或舒入两读。但是最终的舒化
由《牡丹亭》观“情”在明末清初传奇中的演变
作者:樊诗雪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至情  汤显祖  情之流变 
描述:潮之中
历史走廊·日本の历史
作者:暂无 来源:日语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  平安时代  走廊  金刚力士  镰仓时代  武士  日莲宗  曹洞宗  宗教  律学 
描述:历史走廊·日本の历史V镰仓时代2、新教武士有名日本乱中生、盛者必衰常(使新文(和混交文)、琵琶法前形式代徒然草。装饰的造的美求大寺南大(金刚力士像)强感平安时代后期物乱不安世中武士民强<宗教求、新
音乐的历史 图说人文历史
作者:张德玉  来源:吉林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世界  通俗读物 
描述:音乐的历史 图说人文历史
千年根脉西津渡
作者:袁因 才云 冯方宇  来源:中华遗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津渡  长江北岸  金山寺  镇江  年轻人  历史  渡口 
描述:周瑜、韩世忠等在此驻扎水军,王安石等文化名人在这里登岸。西津渡,镇江城的历史根脉,中国古渡文化的天然博物馆。
韬光佛地记海云
作者:仇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云寺  历史  明遗民  曹洞宗  兴盛时期  天然和尚  文人 
描述:位于现今番禺区员岗与陈边村之间有座清幽秀丽的小山,叫雷峰山。山腰本有一座古庙,抗战时被拆平。如今山问木叶萧森,草蔓中偶尔可见残墙废础、断砖碎瓷,一片寂寥中,恍忽林间佛光掩映,折射出古寺历史的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