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政想像:《周礼》行政建构探析
作者:暂无 来源:国文学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周礼  周官  行政  官联 
描述:王政想像:《周礼》行政建构探析
中国古典戏剧翻译的伦理解读:《牡丹亭》英译本对比分析
作者:张翠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  翻译  翻译伦理学  翻译伦理学  中国古典戏剧英译  中国古典戏剧英译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系。因此,从伦理角度来分析中国古典戏曲英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翻译研究曾经历过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翻译理论各有不同,但没有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翻译理论界曾一度陷入混乱。翻译实践经受着严峻的道德考验
蒲松龄的人性观:在会家伦理和自然人性之间
作者:周秋良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伦理  自然人性  蒲松龄  人性观  《聊斋》  人性假设  《牡丹亭》  《西厢记》  《红楼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描述:在《聊斋》中,蒲氏是徘徊在儒家伦理和自然人性之间。他既赞美纯污的自然人性,但又以为人性有恶,好用儒家伦理对人性进行规约和框定。他觉得,在儒家伦理和自然人性间走中庸之道,呆能是人性美的一种最高境界。
“老实人”应是公职伦理底线而非干部任用标准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老实人”应是公职伦理底线而非干部任用标准
收拾精神自作主宰--论陆九渊的伦理主体意识
作者:饶国宾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责任  道德自律  君子人格  自作主宰 
描述:主体四个方面来探讨他的主体观.
“收拾精神自作主宰”——论陆九渊的伦理主体意识
作者:饶国宾  来源:哲学文摘卡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责任  道德自律  君子人格  自作主宰 
描述:体、君子人格之主体四个方面来探讨他的主体观
宽容与公正:论李觏法制思想的伦理意义
作者:赵海涛 靳晓娜  来源: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法制  法制  宽容  宽容  公正  公正 
描述:李觏的法制思想首先强调刑礼相辅,反对重刑,体现了宽容精神。他还提出天子与天下共法即一致于法的主张,反对救赎,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正。这些观点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但由于他不可超越的时代局限,也有诸多不足。对此后人应认真研究,以服务于现实。
“老实人”应是公职伦理底线而非干部任用标准
作者:吴龙贵  来源:当代社科视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实人  任用标准  伦理底线  干部  公职  选拔任用  南雄市 
描述:近日,广东韶关南雄市正式建立老实人选拔任用长效机制,出台《选拔任用老实人办法》,真正让老实人吃上定心丸,放开手脚干事创业。与不让老实人吃亏相对应的是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去年,这两句话一度被写进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周代贵族妇女的政治文化特征及相关的伦理观念影响
作者:葛志毅  来源:巴蜀史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代  兴亡  贵族  男女  周礼  妇女  夫妇  政治文化  国家  政治伦理价值 
描述:在周代有一极引人关注的思想现象,即反复以女色关乎国家兴亡而戒己告人,由此引致周代对妇女道德伦理教化的重视,关注男女之别,制为婚姻之礼,以严正夫妇人伦,从而形成周礼规范下的妇女道德伦理体制。欲以道德
没有“司法”的司法腐败,没有“职业”的职业伦理:从黄松有案
作者:郭晓飞  来源: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法腐败  法律职业伦理  司法审判  司法独立  司法权威  法律人  黄松  法官  案件  职业主义 
描述:一、滥用"司法腐败"是一种"过度概括的谬误"马克思曾经有一句名言:"德国的现实是如此的粗鄙,以至于都不值得理论家分析了。"这是中国学术界对于司法腐败甚少进行界定的原因吗?似乎没有必要具体分析,任何人都可以知道什么是司法腐败。哈耶克当年对"社会正义"这个词进行了"拟人化谬误"的诊断,我效法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