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善法于天下”:王安石法伦理思想探析
作者:刘文波 刘浩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伦理  伦理 
描述:是,到了宋代,特别是王安石变法时期,这种情形有所改变,即王安石试图以某种制度/法度来改变政治陋习和社会固有伦理观念,以其特有的政治治理观念重新诠释了法与伦理的关系,并付诸实践。
对话李浩:新闻台更多是对社会的关照
作者:罗屿  来源:小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节目  新闻节目  娱乐  娱乐  观众  观众  引导舆论  引导舆论  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  小康  小康  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  湖南  湖南  卫视  卫视  中老年  中老年 
描述:"加大新闻节目,不是简单的量的变化,而是更多地制作出能引起广泛讨论、能反映社会热点、能引导舆论的节目。我们把新闻台,理解为对社会的一种关照"
“高校章”不应是一种艰难尝试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校  行政化管理模式  中国高教  尝试  直言不讳  老生常谈  章程  艰难  令人满意  大学 
描述:然玉2012年1月26日在《新闻晚报》撰文指出:中国高教不能说完全令人满意,不仅民众抱怨已久,官方层面也直言不讳。至于症结所在,老生常谈的看法是:"行政化消解大学活力"。如今,借着"启动高校章程制定"的契机,教育部意欲重梳"主管者与校方"的关系。凡此一连串举动,当然可被
论陆九渊的“心”理念及其不用学规的教育实践
作者:王佩  来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学规  教育实践  教育理念 
描述:陆九渊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讲学授徒,并创办了著名的"槐堂书屋"和"象山精舍"。其办学虽一直"未尝学规",而始终以"心"为"根本",但它却吸引和培养了数以千计的莘莘学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不学礼,无以--谈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
作者:徐苑  来源: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克己复礼”  孔子  “礼”  典章制度  春秋时代  周礼 
描述:孔子曾经以“不学礼,无以”教导他的儿子。“礼”是什么?“礼”不是简单的礼节礼貌之事,孔子认为“礼”是“周公之典”,是具体的典章制度。面对春秋时代周礼的全线崩溃、社会的动荡不安,孔子关于“克己复礼
关於杜方、曾佩琦文章的几点商权
作者:载琏璋  来源:鹅湖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关於杜方、曾佩琦文章的几点商权
会长会见日本曹洞宗宗务总长有田惠宗长老
作者:李贺敏  来源:法音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日本  会长  会见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人民  接待 
描述:会长会见日本曹洞宗宗务总长有田惠宗长老
也是一个志种——谈谈《牡丹亭》中柳梦梅的性格特征
作者:王荣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梦梅  柳梦梅  性格特征  性格特征 
描述:人性的反抗。
精于专业于品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相山分所雷修龙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大医精诚》中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这个困扰医者几千年的问题,孙思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给了我们标准答案―――“
折戟广州中广场 “大法官”黄松有近期被审判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经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折戟广州中广场 “大法官”黄松有近期被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