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嘉祜四年入京为度支判官说质疑
-
作者:寿涌 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嘉祐四年 嘉祐四年 入汴京 入汴京 质疑 质疑
-
描述:京为度支判官的.
-
以鄞县县令为例谈王安石早期的为政方略与思想
-
作者:彭鲜红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县令 鄞县 为政 早期 治理工作 工作经验 熙宁变法
-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庆历七年(1047年),王安石首任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县令,三年中他做了
-
王安石《桂枝香》与周邦彦《西河》怀古词比较
-
作者:张宇辉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周邦彦 怀古词 桂枝 西河 政治家 六朝 金陵 艺术风格 古都
-
描述:一个是神宗宰相,一个是徽宗乐官;一个是沉稳冷峻的政治家,一个是苦寂忧闷的文人;一个以诗文著称,一个以艳词闻名;一个以适用为本,一个以造词为宗;同到六朝古都——一个历来群雄争据的金陵,怀古思今,道尽心中无限情志。
-
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快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国 学
57期
文/张?
北宋文人里,王安石是受争议比较大的人物。
人们争议的不是文学方面,而是政治方面。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改革者,在宋神宗年间当了宰相,之后推行变法
-
“吝于改过”的后果
-
作者:张涛 来源:杂文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宋神宗 曾巩 农民 司马光 宋史 欧阳修 改革 苏轼
-
描述:宋神宗有一次问曾巩:王安石是什么样的人?曾巩非常直率地说:王安石勇于有为、吝于改过(《宋史·曾巩》)。勇于有为是说他大胆改革、很有魄力,这是赞赏;吝于改过是说他固执地推行《青苗法》,听不进大家的意见
-
“90”后追看《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早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舞台全本昆曲昨晚试水杭州“90”后追看《牡丹亭》□本报记者 南芳 实习生 马黎昨晚,浙江昆剧团在胜利剧院演出了全本《牡丹亭》的上半场。让人意外的是,以往热爱《牡丹亭》的多是中老年“戏迷”,可昨天
-
用辩证法看企业的“危”和“机”
-
作者:袁清 来源:今日财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企业 辩证法 原材料价格 人民币升值 市场需求量 劳动力成本 货币供应
-
描述:如今,几乎大部分中国企业都难逃连连厄运——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人民币升值、市场需求量减少、劳动力成本递增、货币供应紧缩等等。企业在逼仄的利益空间中腾挪,刀砍绳缚下,他们被推入漩涡之中。
-
从传统剧目看抚州采茶戏与其他地方戏的关系
-
作者:李亚群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剧目 传统剧目 采茶戏 采茶戏 其它地方戏 其它地方戏
-
描述:简述从传统剧目看抚州采茶戏与其他地方戏的关系。
-
从语境的层次性看《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
-
作者:樊静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境理论 语境理论 对等 对等 翻译 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系统受制于语言的社会文化语境、情景语境等,因此寻找意义的对等也就是寻找两种语言的语篇在相同的语境中在功能上的对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尽量使译文能复现原文的语境特征,译者所选择的形式必须能最大程度传递原文语境下的意义和功能。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对翻译的重要性,并对此作出了理论的阐释和实践的应用。但是应用其分析探讨中国古典戏剧的翻译还不多见。《牡丹亭》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不朽之作。它属于明代传奇剧本,由曲词、宾白、科介、下场诗等几部分组成,人物众多,语言各具特色,原文有着特定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因此要想在译文中复现原文的语境效果,传达对等的意义和功能,译者必须对原文语境进行细致而准确的分析。但是国内外对于《牡丹亭》的翻译情况讨论较少,从文献上来看,还...
-
看舞剧《牡丹亭》 听汩汩丝竹声
-
作者:暂无 来源:成都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张世豪 任宏伟)“一枝牡丹香魂牵,一曲奇梦四百年。”11月26~28日,大型舞剧《牡丹亭》将在锦城艺术宫隆重上演,拉开成都商报15周年华诞系列活动的序幕,戏剧大师汤显祖笔下的浪漫爱情故事将首次以舞剧的形式重新演绎,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杜丽娘”与“柳梦梅”将在蓉城的舞台上舒展足尖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