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620)
报纸(847)
学位论文(182)
图书(151)
会议论文(4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600)
地方文献 (150)
红色文化 (49)
非遗保护 (15)
宗教集要 (10)
才乡教育 (10)
地方风物 (7)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2(544)
2011(555)
2010(541)
2009(485)
2006(353)
1996(238)
1994(216)
1987(139)
1986(162)
1979(36)
按来源分组
语文学刊(23)
南方文物(12)
新华文摘(5)
中华书局(2)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
今日中国出版社(1)
希望月报(1)
中国医疗保险(1)
保定学院学报(1)
江西历史文物(1)
润含春泽 干裂秋风(上):论清代程邃篆刻的荒寂之境
作者:方建勋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篆刻  印章  绘画  艺术家  山水画  书法  安徽省博物馆  周亮工  上海博物馆  隶书 
描述:程邃(一六○七—一六九二),字穆倩,号垢区,别号垢道人、垢区、黄海钓者、野全道者、静者等。程邃是一位诗、书、画、印全能的艺术家,"新安程
演活古典爱情,成就现代传奇:青春版《牡丹亭》再临武汉
作者:艾思思  来源:大武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起昆曲旋风的青春版《牡丹亭》将登陆武汉剧院,迎接全武汉市民的“顶礼膜拜”。古老的昆曲艺术,因这场青春版《牡丹亭》洗去古旧身姿的尘埃,焕发年轻的魅力。
春风白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赏析
作者:陶文鹏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王安石  江南  赏析  七言绝句  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描述: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七言绝句,是北宋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1021—1086)的名篇,是历来脍炙人口的佳作。
古人如何谈情说爱
作者:金璐 全良波  来源:羊城晚报地方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惊梦(剧照) 羊城晚报讯 记者金璐、全良波报道:12月4日,聚橙网主办的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将登陆深圳大剧院。著名作家白先勇制作的这版昆曲《牡丹亭》,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看看古人是如何谈情说爱的。 2004年4月,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
挑灯闲牡丹亭
作者:李新华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  文化市场  文化市场  灯具  灯具  仕女  仕女  灯柱  灯柱  清末  清末  古董  古董  收藏  收藏  线条  线条 
描述:出仕女伤感寂寞的闺怨情怀。上面的灯壶上,用秀美而有力的行书刻写
两部艺术剧
作者:汤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式英语  百老汇  艺术创作  牡丹亭  汤显祖  中国  艺术家  服装设计  好莱坞  作品 
描述:中文翻译庄梅岩(Candace Chong)(中国国内上映的大型话剧《孙中山》的剧作者)。尽管为了宣传这部剧,制作人员和专为百老汇作品做广告宣传推
安得斯人术,付之经国手:读王安石赠医生陈景初诗三首
作者:徐春娟 陈荣 袁名华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北宋  陈景初  陈景初  王安石  王安石  《临川先生文集》  《临川先生文集》  赠诗  赠诗  医德医风  医德医风 
描述:北宋名医陈景初医技精湛,医德高尚,并多才多艺,和当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交往密切。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赠陈景初诗三首,歌颂了陈医师德艺双馨的事迹,并以医寓政,希望有陈景初这样的人才
荷花落日红酣: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赏析
作者:陶文鹏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太一  赏析  荷花  诗歌创作  三十年  建筑物  非正式 
描述: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王安石的《题西太一宫壁》诗有两首,这里赏析的是第一首,第二首云:“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题壁,即兴
汉恩自浅胡自深 人生乐在相知心:读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作者:赵芳  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昭君  人生  毛延寿  昭君出塞  唐宋八大家  封建时代  文学家  政治家  思想家 
描述: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在这首诗中,作者抓取昭君辞别汉宫的一个场面,用"湿""垂""低回""顾影"等字眼,栩栩如生地刻画出王昭君的静态
“书为心声”董绪纯书法艺术展开幕
作者:暂无 来源:解放军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仓小宝报道: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中国人民解放军书法创作院、总参谋部美术书法研究院主办的“书为心声”董绪纯书法艺术展今天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览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