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8)
报纸(44)
学位论文(12)
图书(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3)
地方文献 (35)
才乡教育 (3)
红色文化 (2)
文化溯源 (2)
地方风物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34)
2013(10)
2012(18)
2010(10)
2009(9)
2008(6)
2007(12)
2005(7)
2002(6)
198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3)
名作欣赏(2)
中国体育(2)
泉州晚报(2)
福建教育:中学版(1)
剧作家(1)
中华文化画报(1)
古今谈(1)
广西教育B(中教版)(1)
科学生活(1)
悲剧意识不应是宿命论
作者:陈蓉霞  来源:文汇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悲剧意识不应是宿命论
论汤显祖文化意识的悲剧冲突
作者:郭英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汤显祖文化意识的悲剧冲突
明代复古诗论的文学史意识
作者:陈国球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史观  文学史意识  诗论  李梦阳  何景明  现代学术  文学现象  我国古代  诗歌传统  胡应麟 
描述:文学史,除非这些研究
注重设问艺术 培养问题意识
作者:祁秀玲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问题意识  设问  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  学生学习  根本原因  求知欲  学习过程  教学论研究  王安石 
描述:互动中,在于学生能否积极思维,善于质疑发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设问艺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何设问,才能使学生快速积极地进入语文问题情境之中,从而逐
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女性意识
作者:顾慧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描述:汤显祖是明代杰出的剧作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从人性的高度探寻女性的生存处境,又从女性的角度呼唤人性的解放。《牡丹亭》是其“至情”思想最光辉的结晶。本文试图探究其女性意识形成的原因,对汤显祖
论晏殊词的生命意识
作者:刘铸  来源:文学教育(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生命意识  及时行乐 
描述:晏殊词清丽淡雅,温蕴秀洁,但雅致里不乏闲愁,和婉中满是嗟叹。他愁人生无常,生命短暂,他叹离多会少,欢娱无多,处处透露出无可奈何的生命意识
教育不是经济增长工具《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指出,人文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教育不是经济增长工具《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指出,人文
人文思想关照下的艰难爱情:《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之
作者:乐丽霞 刘江华  来源: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文思想  人文思想  牡丹亭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爱情  爱情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出现在十六世纪中后期的爱情戏剧,两部作品都表达了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的主题,本文拟从人文思想关照下的角度来比较《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剧中
建构于特殊人文背景下的人性:杜宝性格论
作者:余治平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宝  性格  《牡丹亭》  文化意识 
描述:运用人物性格的有关理论原理,并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牡丹亭》中杜宝的性格进行重新阐释:他是一个既有家庭责任感的严父,又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忠臣;在他身上,积淀着中国数千年流传不息的文化意识,正是
音乐的人文诠释:杨燕迪音乐文集
作者:杨燕迪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西方国家  文集 
描述:音乐的人文诠释:杨燕迪音乐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