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一意求真苏东彼
作者:第五竹  来源:长寿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坡  司马光  王安石  北宋文学  唐宋古文八大家  苏东  合时宜  《资治通鉴》  旧党  豪强地主 
描述:—文人画,从而
水会有皮有骨?
作者:过客  来源:语文新圃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学识渊博  内因  笑林  忍俊  哑口  东坡  欧阳修  《山海经》 
描述:水"骨"的趣话,遂成 "笑林"一绝。
书童斗嘴
作者:俞泉江  来源:高中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童  王安石  东坡  历代帝王  泰山  碑刻  碑林  《山海经》  向东倾斜  大诗人 
描述:书童斗嘴
一字念半边
作者:李春林  来源:语文世界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汉字  语文  流传后世  只见树木  形声  六法  课堂  东坡 
描述:一字念半边
苏东坡的自惭
作者:裘真  来源:吉林畜牧兽医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东坡  后花园  重阳节  菊花  落黄  书桌  于都  作诗  政治 
描述:苏东坡的自惭
“从公已觉十年迟”笺析
作者:张海滨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熙宁  罢相  钟山  说法  东坡  知止  金陵  政见 
描述:元丰七年八月,苏轼由黄赴汝,途经金陵,会见了罢相退居钟山的王安石,两人相从甚欢,东坡在此留一月始去。《次荆公韵四绝》即写于此时,四绝之三是: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
天柱山之谜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柱山  王安石  “小乔初嫁了”  《文化苦旅》  东坡  历史魅力  李白  精神皈依  完全不知道  司马迁 
描述:天柱山之谜●李白苏东坡视天柱山为归宿●周瑜二乔姐妹生于此山●王安石想到天柱就羞愧●汉武帝封天柱山为南岳现在有很多文化人完全不知道天柱山的所在,这实在是不应该的。唐天宝七年,诗人李白只是在江上路过时远远地看了看天柱山,便立即把它选为自己的归宿地。想在天...
不要买椟还珠-前、后《赤壁赋》小议
作者:王路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后赤壁赋》  小议  王安石  黄州  东坡  吕惠卿  元丰  化鹤  边事 
描述:为独立的情景交融,寓哲理于形象,融诗、赋、散文于一炉,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珍品,而且更加体现了他“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春渚记闻》)的挥洒姿肆的文风。罗大经叹《赤壁赋》为“文章之绝唱”,并说:“韩如德骥,柳如天马,欧似韩,苏似柳。”(《鹤林玉露》)前、后《赤壁赋》有明显的取法《永州八记》的痕迹,却深于柳文。惜乎古今不少学者论及二赋,多从艺术手法上肯定,至于思想内容则多认为消沉悲观。对此,我持不同看法,兹略加陈述,就教于海内外方家。
汴梁旧事
作者:徐青  来源:剧本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吕惠卿  相公  东坡  年兄  汴梁  舅老爷  姑老爷  枢密院  太医 
描述:汴梁旧事
论眉山诗案
作者:曾枣庄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神宗  东坡  王安石变法  乌台诗案  御史台  苏辙  谤讪  文字狱  湖州 
描述:所谓眉山诗案,是指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台以苏轼作诗“谤讪新政”的罪名,把他逮捕入狱,最后贬官黄州一案。因苏轼是四川眉山人,所以这个案件被称为眉山诗案;又因御史台叫乌台,所以又被称为乌台诗案。这是北宋一场有名的文字狱。本文想对这场文字狱的起因、经过和性质,略作一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