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梦释戏的理论意义与美学价值
-
作者:郑传寅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价值 弗洛伊德 文艺创作 理论意义 汤显祖 古代戏曲 戏曲创作 戏曲批评 我国古代 梦境描写
-
描述:李渔等踵事增华,使以梦释戏这一方法在戏曲批评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
《尔雅·释乐》"徒序列"新解
-
作者:谢美英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尔雅 序列 宫廷音乐 音乐演奏 平民 吹奏乐器 乐官 统治阶级 行为 周礼
-
描述:点:如宋代邢昺<尔雅疏>:"凡八音备作曰乐,一音独作不得乐名,故此辨其异名也.徒,空也.郑注<周礼·小师>云:'出音曰鼓,空作一器以出其音者谓之徒鼓.'故郭云独作之也.注<诗>云:'我歌且谣'.释曰
-
《墨池记》中“告”字释谈
-
作者:冯晓岚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墨池记》 “告” 中学 语文 曾巩 词义
-
描述:《墨池记》中“告”字释谈
-
“歌尽桃花扇底风”新释
-
作者:许兴宝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诗 词 扇歌
-
描述:征.
-
释赋:从诗体到诗歌技巧及赋体
-
作者:贾晋华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技巧 六诗 重新定义 孔颖达 诗体 诗经 修辞手段 六义 同义词 周礼
-
描述:、比、兴则阙而不论。后来,孔颖达(574-648)进一步完成这一未完成的阐释,将六义分为三体(风、雅、颂)和三用(赋、比、兴)两层。这一经典阐释为大多数传统学者所沿袭~[2]。
-
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程朱学派之
-
作者:中国历史学会 来源:台湾商务印书馆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程朱学派之
-
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程朱学派
-
作者:蒋义斌撰 来源: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程朱学派
-
从南丰“跳傩”看儒道释文化对民间傩的影响
-
作者:曾志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江西省南丰县是文化部命名的第一个中国傩舞艺术之乡,南丰跳傩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地方史料记载,南丰传傩始于汉初,唐代延续,两宋渐盛,邑人刘镗作《观傩》长诗,详细描绘了南丰演出傩舞剧的情景。明清时,傩舞遍及南丰城乡,形成大傩舞、竹马舞
-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方法在相山铀矿的应用
-
作者:白雪源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壤天然热释光 土壤天然热释光 相山铀矿 相山铀矿 热释光剂量仪 热释光剂量仪
-
描述:释光曲线进行解释,确定了本次试验的部分测量参数。共计样品个数为210个,测量样品数为538个。并且与其他的放射性方法做了比较。本论文经过室内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相山铀矿区上方存在热释光高值
-
学无界 知无涯:释论音乐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表达
-
作者:洛秦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世界
-
描述:学无界 知无涯:释论音乐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