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实际实现企业农民“双赢”-——记创业典型、宜昌五东薯业
-
作者:暂无 来源:三峡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003年,刘绍甫创办宜昌五东薯业有限责任公司,率先使用自动化国产设备在国内生产和销售马铃薯全粉。凭着一股闯劲和对事业一种虔诚的执著,在6年时间里,刘绍甫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公司现已拥有总资产2000多万元,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年利税250万元,年消耗马铃薯14000吨,为农民增加现金收入100
-
全国首批木制建材下乡试点启动将拉动农村消费500亿元本报记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贸易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继家电和汽车下乡之后,建材下乡也拉开了序幕。近日在京召开的全国木制建材下乡试点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宣布,全国木制建材下乡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参加试点的木制建材生产企业将采取直接让利的方式,对购买木制建材指定下乡产品的农村消费者实行补贴。
企业直接让利不低于15%
“木制建材下乡
-
维护和谐稳定 促进科学发展:记全省优秀公安局王益公安分局
-
作者:滕兑宪 张翔 刘玉周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维护和谐稳定 促进科学发展:记全省优秀公安局王益公安分局
-
创业不忘国防 致富更重拥军 ——记省“爱国拥军模范”王
-
作者:暂无 来源:湖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我省昨天召开纪念建军83周年暨双拥模范城命名表彰大会。作为拥军先进个人,来自我市德清县浙盟灯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益民获得了省“爱国拥军模范”光荣称号。
王益民,一名普通的私营企业主。他没有当过一天兵,却有着浓浓的拥军情结;他没有住过军营,却崇拜军人气节。从2002年至今,他热衷拥军,用各种方式表达对
-
领“运输屯”跑上“致富路” ——记龙凤镇刘高手村党支部
-
作者:暂无 来源:大庆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特色经济路真宽,发展运输勇争先,变废为宝过难关,百姓致富尽心欢!”这首打油诗称赞的主角是龙凤镇刘高手村党支部书记王英洲,他带领全村人发展特色经济,让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他也被亲切地称为带领村民致富的“高手”。
多年来,刘高手村村民大都以种地为生,全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要想单纯依靠传统种植业致富,
-
津门地铁“铁百合” ——记中铁十六局二公司天津
-
作者:暂无 来源:首都建设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古人曾用“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来形容百合花的清新柔美,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二公司天津地铁项目部也有一只百合花,在钢筋与混凝土组成的世界里傲然绽放,凭借坚强果敢和敢为人先的气势被人称为“铁百合”,她就是项目总工程师王英茹。
短发、皮肤黝黑、声音沙哑,说话直来直去却见解独到、
-
三十三年如一日的模范环卫工-——记文登市环卫处垃圾清运工吴
-
作者:暂无 来源:威海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 宋亮 通讯员 孙丛丛 清晨五点,马路上车辆人流还很稀疏,但文登城郊的垃圾箱已很洁净。每当看到一车车垃圾被送出市区、一排排垃圾箱整齐划一,清洁工吴炳明黝红的脸上就堆满了笑容:“这是我一天当中最快乐的时刻!” 现年54岁的吴炳明从事环卫工作已有33个春秋,做过22年的挑粪工和11年的垃圾清运工
-
带民增收的好书记 ——记三都县大河镇龙场村党支部书记吴炯□
-
作者:暂无 来源:黔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脑子灵活,有干劲,点子多,能为群众办实事”这是龙场村群众对村支部书记吴炯的总评价。几年来,在吴炯的带领下,三都县大河镇龙场村呈现出社会安定,干群和谐,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的局面。昔日泥泞的入村简易公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一幢幢崭新的民房拔地而起,自来水伸向各家各户,农用车来回奔忙。提起这些变化
-
“五毒”俱全 五色绚然 记昆剧名丑张铭荣
-
作者:叶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表演 折子戏 高难度 演员 昆剧 绝活 武戏 医生 技艺
-
描述:清代名丑杨三(即杨鸣玉,苏州人,曾跻身同光十三绝之列)表演五毒戏最为拿手,他去世后,这类绝技一度遇冷,故当时社会上曾有杨三一死无苏丑,京中五毒乏后人的俚语广为流传。
-
昆丑的骄傲与哀愁:“五毒”俱全 五色绚然:记昆剧名丑张铭荣
-
作者:叶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骄傲 骄傲 昆剧 昆剧 杨鸣 杨鸣
-
描述:清代名丑杨三(即杨鸣玉,苏州人,曾跻身“同光十三绝”之列)表演“五毒戏”最为拿手,他去世后,这类绝技一度遇冷,故当时社会上曾有“杨三一死无苏丑,京中五毒乏后人”的俚语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