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莽改制依经初考
-
作者:周作明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莽改制 古文经 今文经 礼记 西汉末年 周礼 今古文学派 周公 经今古文之争 五等
-
描述:企图照搬秦汉以前的古代经典来修改和代替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由于在王莽改制的同时,经学上出现了经今古文之争,所以,
-
关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的名称问题
-
作者:金景芳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帛画 郑玄注 名称 统治阶级 礼记 周礼 丧礼 问题 普通名词
-
描述: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比较典型,值得重视。关于这幅帛画的名称,在《文物》杂志上看到三种不同的意见:有的说是“非衣”;有的说是“画荒”;还有的说是“铭旌”。经过了仔细地研读三种意见之后,我认为铭旌的说法是正确的,但论证还嫌不够充
-
古汉语词义辨析两组
-
作者:李新龙 来源: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祭祀活动 甲骨文 成年男子 周礼 引申 左传 本义 礼记 女子
-
描述:活动。向鬼神敬献各种物品,祈求保佑,其中最主要的是用杀牲来供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说文》在解释“血”字时说“祭所荐牲血也”。可见敬神是要杀牲的。另《谷梁传·垣公八年》注“无牲
-
郑玄与校讎学
-
作者:王霞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古文经学 周礼 今文经学 礼记 校勘 古书 郑注 整理古籍 异文
-
描述:郑玄(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人。东汉儒家学者,中国著名经学家之一。郑玄先学今文经学,后习古文经学,网罗众家,通融为一,成为汉代
-
北京图书馆藏宋版书叙录(十一)
-
作者:李致忠 来源:文献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书馆 周礼 宋版书 唐仲友 南宋初期 北宋 刻本 宋本 礼记 郑玄注
-
描述:《周礼》十二卷汉郑玄注宋婺州市门巷唐宅刻本(劳健抄补并跋)。每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五至二十七字不等,注文小字双行,行三十五六字不等,白口,左右双边。
-
藏园题跋匡正一例
-
作者:李国庆 来源:文献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记 经眼录 注疏 周礼 周易 书跋 刻本 越州 题跋 匡正
-
描述:傅增湘《藏国群书经眼录》卷一,十页周易注疏十三卷条云:宋刊本,半页八行……有陈鱣跋……。此与袁抱存克文藏《礼记》、张香涛之洞藏《书经》、李木斋盛铎藏《周礼》同,皆绍熙黄唐刻本也。此跋有误。上述四
-
充满东方智慧的千古圣经:十三经概览(上)
-
作者:天作 来源: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十三经 周易 中国文化 周礼 儒家学说 周公 礼记 儒学 春秋
-
描述:影响,其原因即是创始人孔子对此前四千年的中国文化进行了整理、传承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发掘了此前文化的价值,保存了此前文化的典籍,应该说,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代表了中国文化,或曰中国文化即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两千多年来,需家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对塑造中华民族人格心理起过重要作用,产生过深远影响,是人生修养的重要思想资源。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
-
《唐律疏议》与经学的关系探究
-
作者:王宏治 来源:法律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律疏议 中华法系 经义决狱 理论基础 十恶 儒家经典 释义 周礼 礼记 左传
-
描述:成为整个古代中国文化的主体。不知、不懂经学,即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的历
-
“坟树”说源
-
作者:黄景春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松柏 白杨 墓葬 礼记 孔子 死者 原始时代 灵魂 标志 周礼
-
描述:我国的坟树是松柏、白杨等,它们在远古的原始时代是墓葬的唯一标志。墓葬起源于对灵魂的信仰。人死之后,魂魄分离,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礼记·郊特性》)人死后灵魂在天上活动,生人对死者就不敢怠慢
-
常见古书的合称
-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政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水浒传 文献通考 周礼 孟子 论语 礼记 合称 古书 公案
-
描述:常见古书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