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03)
学位论文(522)
图书(118)
报纸(117)
会议论文(5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08)
地方风物 (118)
地方文献 (114)
非遗保护 (33)
才乡教育 (17)
文化溯源 (11)
宗教集要 (1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21)
2013(103)
2012(139)
2010(171)
2009(107)
2008(101)
2007(96)
2005(71)
2002(45)
2001(40)
按来源分组
人民音乐出版社(8)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4)
外语与外语教学(3)
天津人民出版社(2)
齐鲁书社(2)
晋中学院学报(1)
巴蜀书社(1)
包头日报(1)
科技鑫报(1)
政法论坛(1)
且看如何 审判大法官 黄松有
作者:暂无 来源:黑龙江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人民法院审判过身为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却贪污腐败的高官陈良宇,判他18年徒刑;审过身为亿万富翁却雇凶杀人的“大款”袁宝憬,判他死刑。这都是众所周知的新闻,日前又有新闻说,法院还将审审法官
黄松有终审判无期
作者:暂无 来源:新京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朱燕)昨日,河北省高级法院对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贪污、受贿一案作出终审宣判,维持一审无期徒刑的判决结果。黄松有本人并未当庭表态。 黄松有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法院系统因贪腐而判刑的最高级别官员。 昨日,宣判地点仍在廊坊开发区法院,囚车进出时,周边道路进行了交通管控,法
王益受贿案一审判死缓
作者:暂无 来源:皖东晨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益受贿案一审判死缓 据新华社电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15日上午对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王益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西周审判心理思想试探
作者:李交发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法官  审判心理  刑罚  西周时期  尚书  《周礼  司寇  犯罪  疑罪  犯人 
描述: 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律实施是多种心理作用的社会现象,因此,在司法审判活动中司法官和诉讼参与人的心理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古今亦然。然而,中国古代审判心理思想研究至今还是一块待垦的处女地。本文
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名单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人大常委  审判人员  行政审判庭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民事审判庭  庭长  黄松  1999年  名单 
描述:一、任命黄松有为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庭庭长。 二、任命江必新为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行政审判庭庭长。
中国音乐文学史
作者:朱谦之  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中国  文学史  研究  中国  I209 
描述:中国音乐文学史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长期效应
作者:王志伟 湛志伟 毛晖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  研究  研究  中国  中国 
描述: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长期效应
中国与东亚音乐的历史研究
作者:赵维平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中国  音乐史  研究  东亚 
描述:本书是一本音乐理论著作。具有一定的市场效益,且此效益应该是长期的、持久的。同时,此书内容条理清晰,分类明确,可使读者基本的掌握中国与东亚音乐的历史研究,使他们更好的走进东方音乐史的理论殿堂。对促进中国及周围国家的关系、维护友谊有着一定的贡献,在精神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华人民主党社团解释大选程序 陈道英促进华人踊跃参政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张菁纽约报道】美国总统大选临近,民主党和共和党双方都正忙于推选各自的总统候选人。昨天(27日)华人民主党社团在法拉盛组织了新闻发布会,向大众解释总统候选人产生的机制,并研讨如何促进华人参政。  皇后区民主党亚裔协会会长陈道英女士在会上发言。她强调,民主党内的各位总统候选人都处于公
最高院: 去年宣判100万刑事罪犯 黄松有案未写入工作报告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昨天,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左)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司法不公,司法不廉” 人民法院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法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司法不公、司法不廉,极少数人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腐败堕落,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 本报讯(特派北京